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濕巾第一股”潔雅股份的日子算不上好過。


4月29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獲悉,銅陵潔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潔雅股份”)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7億元,同比減少12.07%;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83.1%至1946.48萬元。

濕巾類產品營收占比超九成,研發費用逐年下降

潔雅股份表示,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場競爭加劇,客戶降本需求強烈,導致產品毛利率大幅下降;部分客戶經營戰略變化,毛利率較高的面膜產品訂單減少;部分產線產能利用率不足,加之產品毛利率下降,相關設備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大幅減少,導致計提設備減值損失增加。

資料顯示,成立于1999年的潔雅股份是一家專注于濕巾類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制造商,于2021年上市。目前,該公司逐步實現了以濕巾為主、化妝品為補充的業務格局,主要客戶包括歐萊雅集團、寶潔公司、利潔時集團、自然堂集團等。

分產品來看,潔雅股份在營收方面依賴濕巾類產品。報告期內,其濕巾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9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5.24億元相比減少5.53%,占總營收的比重卻由84.23%增至90.50%;面膜類產品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8.23%至4110.53萬元,營收占比由10.69%降至7.51%;洗護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87.52萬元,同比增長101.77%,營收占比僅為0.53%;其他業務營業收入則下滑73.41%至802.83萬元,營收占比為1.46%。

作為唯一實現營收增長的產品線,該公司在年報中指出,自正式明確開拓洗護類業務起,便對其研發進行重點投入,“一方面在上海設立分公司,建立公司洗護類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平臺;另一方面在銅陵本部技術研發中心進行軟硬件升級,著重對上海研發中心產品配方進行工藝深化以及產業化承接,實現產品開發全技術鏈服務?!?/p>

圖/潔雅股份報告截圖

不過,截至2024年底,潔雅股份在洗護產品領域暫無實用新型專利,同時,其生產技術仍處于“開拓階段”。從產能情況來看,洗護類產品的設計產能為141.26萬升,產能利用率僅12.19%。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潔雅股份的公司名稱中包含“生物科技”四個字,但其研發投入算不上出眾。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2023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3638.2萬元、2529.12萬元以及2251.96萬元,呈逐年下降趨勢。到了2024年,其研發費用同比減少9.07%至2047.78萬元,其中,去年前三季度,由于研發材料投入減少,潔雅股份研發費用同比下滑16.44%至1488.2萬元。

前五名客戶銷售額占比77.57%,自有品牌濕巾銷售收入規模較小

在影響凈利潤表現的多重因素中,有一個因素不能忽略——毛利率下滑。

數據顯示,潔雅股份去年銷售綜合毛利率為19.63%,同比下降9.99個百分點。分產品看,其濕巾類產品、面膜類產品、洗護類產品以及其他業務的毛利率分別同比下滑5.59%、32.94%、35.56%以及1.87%。此外,報告期內,毛利率較高的來料加工業務銷售收入為7150.52萬元,同比下降44.21%。

在年報中,潔雅股份將產品毛利率大幅下降,歸因于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客戶降本需求強烈。

圖/潔雅股份報告截圖

從經營模式來看,該公司要采取ODM(自主設計制造商)/OEM(原始設備制造商)的模式,為客戶生產濕巾及面膜類產品,并生產銷售少量自主品牌產品。對于大客戶的依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潔雅股份的發展。2021年-2023年,其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年度銷售總額的比例均超70%,去年潔雅股份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達4.18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為77.57%。

實際上,潔雅股份并不甘心只做“代工廠”。據招股書顯示,為進一步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該公司計劃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和推廣,“公司將深入開展國內消費者市場調研工作,通過研究消費者定位、產品款式偏好、功能需求、消費習慣等,制定相應的自主品牌建設策略和具體的推廣措施。”

然而,在去年4月回復投資者有關“自主品牌發展”的提問時,潔雅股份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便以ODM/OEM經營模式為主,在品牌運營方面缺乏足夠優勢,創立自主品牌面臨很多不確定性風險。

在2024年年報中,其也坦言,目前自有品牌濕巾產品銷售收入規模較小,公司對ODM/OEM的委托方產生一定依賴?!半m然公司與相關客戶建立了多年的合作關系,仍不排除客戶因采購政策、渠道發生變化更換供應商的可能性,從而給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p>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李錚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