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的西部,連綿的山林宛如未經雕琢的璞玉,靜謐而深沉。


在北京市公安局門頭溝分局森林公安大隊民警韓孟祺眼里,這兒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都是珍貴的生命,需要他用心守護。


韓孟祺救下被網困住的鳥。 圖源:北京公安


熱愛自然,守護自然

韓孟祺出生在門頭溝,這里山水相依,在綠意盎然的世界里長大,他有著對大自然與生俱來的熱愛與敬畏。

2003年,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畢業后韓孟祺考入北京市公安局門頭溝分局森林公安大隊,成為一名民警。這里的工作,少有驚心動魄的大案,更多的是瑣碎繁雜的日常事務。巡山巡林,是他每周最平常不過的工作。蜿蜒曲折的山路,陡峭崎嶇,有時還會遇到惡劣天氣。

2014年春節前夕,韓孟祺辦理了職業生涯的第一起刑事案件——非法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接到檢查站反映情況的電話后,他帶領同事們趕赴現場。在現場,檢查站民警將一輛黑色小轎車的后備廂打開,里面裝著3只野生動物死體,其中一只疑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斑羚。

韓孟祺對車上二人進行細致的盤問。一方姓男子稱,這些野生動物是他在外省購買的,包車準備運到北京;而司機馬某則表示,自己只是受雇開車,對運輸的物品毫不知情。

韓孟祺有些疑惑,沒有輕信,繼續深入審問。當得知行車路線是馬某確定的時候,韓孟祺心中有了判斷,馬某舍近求遠繞行的行為十分可疑,他很可能知道運輸的是違禁物品。于是,韓孟祺繼續審問,最終讓馬某心理防線崩潰,承認了明知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仍非法運輸的事實。

但韓孟祺并沒有就此止步,他進一步分析發現車輛當日并未直接進京,而是中途去了其他地方,停留了大約1個小時。這1個小時里究竟發生了什么?韓孟祺又和同事們沿著車輛行駛路線展開循線追蹤。最終調查出馬某并非是簡單的司機身份,而是方某購買斑羚的介紹人。隨后,韓孟祺和同事又成功將非法狩獵和出售斑羚的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傷痛后的成就感

韓孟祺常說,對山林的熱愛,融入了他的血液,穿梭在山林間,他就像魚兒游弋在水中,感到自在而親切。“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只飛鳥走獸,在我眼中都是珍貴的生命,都需要我用心守護。”

韓孟祺(左)常說,對山林的熱愛,融入了他的血液。 圖源:北京公安


妙峰山地區曾發生過一起濫伐林木案。

韓孟祺趕到現場時,看到林子里一些粗壯的樹木被砍伐,只留下傷痕累累的伐根。彼時正值三九寒冬,天氣異常寒冷,凜冽的寒風像刀子一樣刮在臉上,隨身攜帶的數碼相機,要抱在懷里,否則就會被凍得自動關機。

韓孟祺和同事在零下2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中,從天剛蒙蒙亮,一直到夜幕降臨,整整12個小時,反復勘查現場。他們弓著身子,仔細查找每一個被砍伐的樹木伐根,餓了就啃幾口干面包,渴了就喝幾口冰冷的礦泉水。

終于,他們統計清楚林中新舊伐根的數目。經過進一步走訪調查,確定這些伐根是同一伙人所為。歷時兩個月,韓孟祺和同事們克服重重困難,終將涉案人員全部抓捕歸案。

打擊非法狩獵野生鳥類犯罪,也是森林公安的重要職責之一。一些不法分子自制“粘鳥”工具,在候鳥遷徙的必經之路進行捕捉。

為了打擊這些違法行為,韓孟祺和戰友們常常喬裝成“驢友”,凌晨就悄悄進山蹲守。山林的凌晨,氣溫極低,寒風刺骨,他們不能生火取暖,也不能隨意走動發出聲響,只能靜靜地躲在一處,眼睛死死地盯著周圍的動靜,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手腳凍得麻木。有時為了盯一個案子,他們甚至要在山里堅守長達一個月。

韓孟祺在林間測量樹木。 圖源:北京公安


有一次,為了確定作案的具體位置,韓孟祺和同事們凌晨4點就開始行動。他們小心翼翼地跟蹤捕鳥嫌疑人,不斷變換地點,在茂密的山林中穿梭。為了不引起嫌疑人的警覺,他們像獵豹一樣,悄無聲息地潛伏在暗處。經過幾天幾夜的連續觀察和追蹤,終于確定了粘鳥的方位。在實施抓捕時,由于現場地形復雜,他們需要迅速穿過茂密的灌木叢沖向嫌疑人。韓孟祺沖在最前面,臉上被荊棘劃出一道道血痕,腳踝也不小心崴傷,但他顧不上傷痛,成功將嫌疑人制服。

解救下被困在網上的候鳥,看著鳥兒們重新展翅翱翔在天空,韓孟祺和隊員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案癡”的執著

在同事眼中,韓孟祺是個不折不扣的“案癡”。一旦投入到案件偵破中,他便忘記了時間。吃飯常常是隨便扒拉幾口,睡覺也沒有固定的時間,只要腦海中閃過案件的可疑點,他就會立刻和同事核實討論。

2022年,韓孟祺和同事們接辦了一起危害野生動物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收購野生保護動物標本制品被抓獲,該人供述是從南方某省一個叫唐某的人手中收購的動物標本。韓孟祺和同事們按照“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查流向”的工作要求,主動向上級部門和法制部門求教,在深挖擴線上拓展思路。

為了找到源頭,韓孟祺和同事們趕赴南方尋找“上家”唐某。初到當地,人生地不熟,炎熱的氣候和復雜的環境讓韓孟祺和同事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們日夜蹲守在犯罪嫌疑人可能出沒的地方,忍受著蚊蟲的叮咬和酷熱的煎熬。

白天,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深入調查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和社會關系;夜晚,他們在燈光下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很快,他們發現案發前唐某多次從當地向外發出名稱為“裝飾品”的物品,且物品包裹體積和重量較大。

此事立刻引起韓孟祺和同事們的警惕,他們沒有貿然將唐某抓獲,而是進一步蹲守調查并收集證據。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終于挖出了一條集收購、運輸、出售為一體的售賣國家保護動物標本制品的犯罪鏈條。實施抓捕行動時,韓孟祺和戰友們緊密配合,成功將唐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編輯 劉倩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