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北京與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舉行會談。圖/央視財經


黃仁勛的發言,或許比他穿皮衣還是西裝更值得關注。


4月17日,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應中國貿促會的邀請抵達北京。當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黃仁勛并表示,歡迎包括英偉達公司在內的更多美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在中國盡展產業優勢和能力,進而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先機。


事實一再表明,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始終向外資企業敞開大門,“互信與合作”已成共識。當天早些時候,黃仁勛在與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的會談中稱,中國是英偉達非常重要的市場,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作為深耕中國市場三十載的企業,我們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相互成就。我們將繼續不遺余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這已經是三個月時間里黃仁勛第二次來到中國。此前黃仁勛在參加英偉達中國年會時,就表達了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英偉達所生產的芯片直接推動了本輪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的大發展,而中國巨大的芯片需求市場,也成為英偉達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


近期以來,從蘋果公司的蒂姆·庫克到英偉達的黃仁勛,這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美國大公司掌門人都選擇密集訪華已經充分說明了一個事實:盡管全球處于關稅戰的陰云之下,但這改變不了中國與世界密不可分的事實,全球企業家也離不開這片生機勃勃的中國市場。


在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背景下,企業家們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和長期承諾。


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英偉達披露收到美國政府通知,其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芯片H20被納入出口管制清單,需“無限期”申請許可方可對華出口。此舉直接導致英偉達計提55億美元損失(約合人民幣400億元)。


H20芯片被納入出口管制清單不僅直接影響到了公司的財務狀況,更可能對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造成深遠影響。當此之時,黃仁勛來華和表態,顯示了他對中國市場的樂觀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決心。


實際上,中美兩國在科技領域的深度融合已經達到了難以割舍的程度。以人工智能為例,這項技術正在改變各行各業的工作方式,并推動全球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革。而中國在這場變革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是龐大的數據資源還是極為豐富的應用場景,都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豐沃土壤。


因此,任何試圖將中美科技界割裂開來的嘗試都將付出巨大代價,并可能阻礙全球科技進步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意識到,“脫鉤”絕非明智之舉。“用腳投票”,即通過實際行動加強與中國市場的聯系,成為許多跨國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策略之一。這不僅有助于維持現有業務的增長,也為未來探索更多合作機會奠定了基礎。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轉型升級,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對于像英偉達這樣的高科技企業來說,如何在遵守各國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抓住中國市場的機遇,實現自身價值最大化,將是擺在跨國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同時,這也考驗著中美兩國政府能否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彼此間的競爭與合作,共同構建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畢竟,在全球化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只有攜手共進,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而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期待看到的是更多創新產品和服務,而不是無休止的政治博弈帶來的市場動蕩。


今天的中國市場,早已超越單純的產品銷售地定位,正在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從年初DeepSeek的創新更是能夠看到,中國市場的規模化應用正在重塑全球技術演進方向。


而當科技創新進入“深水區”,沒有哪個國家或企業能夠獨占所有答案,唯有在開放合作中才能找到通向未來的鑰匙。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