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等關稅風暴下,一些商家也由此找到了漲價的契機。4月10日晚間,#杭州蘋果手機回收價格暴漲#的相關新聞登上微博熱搜,報道指出,拿貨成本高,關稅成本高,杭州蘋果手機回收店目前iPhone 16已漲300元。同日晚間,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在愛回收平臺,并未出現蘋果二手手機回收價上漲的情況。
美東時間4月8日,美方將此前宣布的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34%所謂“對等關稅”,進一步提高至84%。中國也進行了反擊。
蘋果之所以成為這次關稅風波中的焦點,是因為蘋果公司的正常運轉高度依賴全球產業鏈間的協同,市場擔心此次關稅政策會對中國“果鏈”企業帶來影響。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包括立訊精密、藍思科技在內的部分“果鏈”企業均表示此次對等關稅對企業直接影響較小,在政策多變期,企業也將隨時保持關注和評估。4月10日晚間,歌爾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歌爾集團函告,其累計增持金額約10億元,已達增持計劃的上限,為市場注入信心。
多位受訪對象的共同觀點是,盡管特朗普政府希望借關稅政策推動制造業回歸美國,但短期內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現實,美國的生產成本遠高于中國,且缺乏完整的供應鏈生態,這使得供應鏈全面轉移至美國的難度較大。
在美所售蘋果手機70%產地為中國,短期內轉移至美國制造不現實
據央視新聞援引外媒報道,若蘋果公司選擇將關稅帶來的成本完全轉嫁至消費者,蘋果手機價格預計將增加30%-40%。分析人士認為,蘋果公司可能會提高產品價格,否則公司每股盈利將會下降15%。
為了盡可能減少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影響,蘋果已經有所行動。據央視新聞援引印度媒體《印度時報》消息,蘋果公司選擇在美國政府新關稅政策生效前,將蘋果手機產品從印度緊急運往美國。據報道,3月底蘋果公司僅在三天內就安排了5架飛機,滿載蘋果手機等產品從印度空運至美國。而最新報道稱,蘋果包機從印度向美國運送600噸iPhone,或多達150萬部。
為了減輕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蘋果近些年陸續在印度、越南等國家建廠,但這并不能取代中國供應鏈企業的位置。
Canalys (現已并入Omdia) 研究經理劉藝璇(Amber LIU)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蘋果在美國出貨手機的生產地70%以上為中國,尤其是Pro版本機型,小部分來自印度,主要是基礎版機型。”
根據媒體報道,印度工廠良品率比中國低5%-8%,供應鏈配套率不足30%。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此次關稅成本將給蘋果公司帶來的損失每年高達330億美元,相當于其2025財年營業利潤的26%。
“蘋果目前在美生產的產品僅限于部分高端產品,其他產品的生產和組裝仍然依賴海外,美國的生產成本遠高于中國,并缺乏完整的供應鏈生態,因此短期內轉移至美國的難度較大。”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
央視新聞報道美國韋德布什證券公司高級分析師丹·艾夫斯觀點,蘋果若脫離原有的供應鏈體系,在美國生產iPhone手機,其售價將是原來的三倍以上。
“果鏈”企業密集發聲,直接影響有限
此次對等關稅政策不僅使蘋果公司處于風暴漩渦,“果鏈”企業同樣受到了波及。
根據蘋果2024年供應鏈名錄,其187家供應商中,僅有17%位于美國,位于中國大陸(含香港、澳門)及中國臺灣的供應商合計占比至44%。在蘋果的生態中,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通過在資金和時間上設置壁壘,實現對供應鏈的極致管控,這也為蘋果和“果鏈”企業帶來了超長的繁榮期。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看來,此次特朗普政府想要用關稅逼迫蘋果轉向美國生產,而美國如今缺乏蘋果供應鏈的配件支持,這勢必需要建設時間,也需要大量新投資來組織生產,對于蘋果來說,短期內會因為供應鏈問題而導致蘋果產品漲價,漲價也會傳導給消費者。
4月10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蘋果官方客服了解到,蘋果官網國行版并未接到漲價通知,但在一些蘋果授權經銷商處,最近一段時間iPhone 16系列機型已經累計上漲了200元-500元左右。
在特朗普宣布對幾乎所有國家征收對等關稅后,蘋果股價在四個交易日內累計下跌23%,總市值蒸發約7731億美元。僅在4月3日,蘋果就暴跌9.32%,市值蒸發近1500億美元,創2022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果鏈”企業普遍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股價出現波動,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四個交易日均跌超25%。
“蘋果短期內無法擺脫對國內供應鏈企業的依賴,中國供應鏈具備‘3小時供應鏈圈’的優勢,鄭州富士康方圓300公里內可獲取iPhone所需95%的零部件,而印度仍需從中國空運52%的核心組件。”宋向清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面對對等關稅帶來的影響,歌爾股份相關工作人員回應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稱,消費電子行業出口中較多采用FOB(國際貿易術語之一,也稱“離岸價”)等條款,進口環節關稅一般由進口商承擔,因此相關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較為有限。
資本市場短期劇烈波動可以理解,但希望大家看到公司通過長期創新研發和投入構建的核心競爭力。
4月10日早間,立訊精密在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立訊精密國內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國,這部分略有影響。此外,一直以來,按照常規貿易規則,所有硬件制造廠商都不會承擔關稅、物流、倉儲等成本,這些不是硬件供應商需要考慮的。過往遇到關稅問題,都沒有出現客戶讓供應商承擔關稅的情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藍思科技了解到,此次對等關稅政策對公司整體影響有限。
在劉藝璇看來,即使關稅壓力迫使品牌將生產從中國向外遷移,受到生產能力及建廠成本的影響,無法在短期內完成,更多可能是影響長遠的產業鏈布局。
宋向清認為,印度和越南在此次對等關稅中并不會顯著受益。盡管蘋果近年來在印度和越南布局供應鏈,但這些地區仍被納入關稅范圍。此外,印度和越南的生產能力和良品率仍低于中國,且供應鏈生態尚未完全成熟,難以完全替代中國的地位。不過,蘋果可能會加速在這些地區的布局,以分散風險和降低成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晗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