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員李現在北京各大公園拍鳥的視頻刷爆了熱搜。4月4日,生態環境部微博轉發了《中國環境報》相關報道,文章稱,喜歡攝影的當紅演員李現果然不負“花鳥使”之名,以一己之力帶火了#玉淵潭打鳥#在內的N個話題,成為這個春季破圈的現象級討論。
拍鳥為何叫“打鳥”?北京有哪些“拍鳥”勝地?拍鳥和觀鳥又有哪些注意事項?新京報記者對此進行采訪。
觀鳥圈來了明星,但不建議說“打鳥”
春季正是候鳥遷徙活躍的季節。無數候鳥紛紛踏上北遷之旅,優雅的天鵝、嬌小靈活的柳鶯等都開始了它們的旅程,很多鳥類換上艷麗多彩的繁殖羽,為觀鳥愛好者們呈現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最近,北京觀鳥圈迎來了一位明星——演員李現拿著專業攝影設備,在公園加入“打鳥”大爺的隊伍,并貢獻出“李現7斤鏡頭技巧”“李現玉淵潭攝影作品”等多個熱搜詞條。
在古裝劇《國色芳華》里,李現飾演“花鳥使”蔣長揚,為皇家搜羅奇花異鳥。網友在微博留言稱,“希望更多人和花鳥使走入大自然,賞花觀鳥,愛護生態環境。”
李現還在微博上“交作業”,曬出攝影作品。照片中展示了鳳頭??求偶和交配、普通鸕鶿捕魚的生動畫面。
李現拍攝的普通鸕鶿捕魚畫面。圖/李現微博
“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在某一時刻愛上觀鳥、拍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觀鳥愛好者何方說,每個人都可以在觀察鳥類的過程中感受到“忘我”,和自然建立連接,獲得內心的愉悅。“李現作為公眾人物拍鳥,讓大家能關心鳥類的福祉、關注到城市物種多樣性的美好,希望在這個層面能帶來更積極的影響。”
“打鳥”是攝影圈的行話或戲稱,主要指使用長焦鏡頭遠距離拍攝鳥類,對應的英文單詞是shoot。何方認為,對鳥類來說,“打”或“shoot”本身有傷害的意思,所以用“觀鳥”和“拍鳥”可能更好。“看似有點兒吹毛求疵,但態度會潛移默化在細節里。”
李現選擇的倆公園,都是“觀鳥勝地”
記者注意到,李現選擇的兩個公園——玉淵潭公園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都可謂北京的“觀鳥勝地”。2023年《北京觀鳥地圖》發布,推薦了45處鳥類資源豐富的觀鳥點。這兩處公園均榜上有名。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植被豐富,喬木、灌木、地被、濕地、湖面等自然環境吸引大量觀鳥愛好者。“根據觀鳥民間組織記錄,公園域內有震旦鴉雀、文須雀、旋木雀等鳥類299種,2024年有2000余人來此觀鳥。”
玉淵潭公園高級工程師梁瑩說,近幾年,公園冬季增加了流動水域,建設了多處生態浮島,種植了大量食源、蜜源植物,對鳥類物種的增加有很大幫助。“春暖花開,正是鳥類繁殖的季節,明星鳥種包括鳳頭鸊鷉、鸕鶿和蒼鷺等。”她介紹,鳳頭鸊鷉從前年的一對增加到去年的四對,今年有將近十對在此繁殖;蒼鷺已經成為公園的留鳥,冬天也一直留在公園;大量夜鷺在櫻花園的湖心島區域繁殖。正因為鳥類種類和數量增加,每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鳥、拍鳥。通過多年觀測,玉淵潭公園全年可以觀察到約130種鳥類,特別是遷徙季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尾海雕、大鴇、黃胸鹀等。
很多游客被北京的歷史文化所吸引,其實,北京這座“花園城市”的自然生態同樣值得細細品味。
鳥類是自然的精靈,北京處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每年都有大量候鳥遷徙途經。北京占全國國土面積不到0.2%,鳥種數量卻占全國鳥種總量三分之一以上,記錄鳥種高達519種,在G20國家首都中位居第二。
近年來,北京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修復持續強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鳥類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鳥類種群數量持續增長。去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發布了“北京智慧觀鳥互動地圖”,公眾在地圖中可以瀏覽到全市各觀鳥推薦地,點擊即可查看觀鳥點位、常見鳥種及最佳觀鳥季節。
拍鳥時動作應保持輕緩,避免喧嘩
如今,觀鳥愛好者日益增多,越來越多人參與到了解、觀察、欣賞、拍攝鳥類的活動中,觀鳥已然成為一種新時尚。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我們應該更關注自然狀態下的鳥類,至少做到不誘拍、不驚擾。尤其是現在,到了鳥類的繁殖季,希望大家可以克制‘出片’‘加新’的驅動,尊重鳥類自身的安全需求。”何方說。
如何能科學文明觀鳥?去年,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等各相關社會組織首次聯合發起觀鳥護鳥倡議書,提出觀鳥不關鳥,賞鳥不傷鳥,自覺抵制干擾、破壞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
同時,“文明觀鳥,減少干擾”也再次被強調。倡議提出,尊重鳥類福祉,保持“安全距離”,自覺降低觀察、拍攝所帶來的人為干擾。野外觀鳥不穿顏色鮮亮衣帽,遠離鳥巢、營巢鳥群、雛鳥、求偶場所和重要攝食地。
觀鳥、拍鳥時動作保持輕緩,避免喧嘩,不追逐鳥類,不近距離使用無人機或頻繁使用射燈驚擾鳥類。對罕見敏感鳥種,不在公開場合透露其地理位置信息和繁殖信息。抵制棚拍、誘拍,節制聲誘鳥類。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