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4月4日,美國紐約,交易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圖/IC photo


特朗普關稅的直接后果,已經顯現。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政府4月2日宣布新的“對等”關稅政策后,美國股市劇烈震蕩。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繼4月3日大幅下跌后,4月4日再次暴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進入熊市。


對特朗普關稅,市場的恐慌肉眼可見。4月3日,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后,道指單日暴跌3.98%,納指跌5.97%,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科技七巨頭市值單日蒸發超2萬億美元,蘋果、亞馬遜跌幅均超8%。


之后,隨著其他國家做出對等反應,市場反應更加劇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兩個交易日內分別下跌了9.2%、10.5%和11.4%,是自新冠疫情初期以來最嚴重的市場下跌之一。其中,科技、汽車、金融板塊成重災區。而公用事業板塊逆勢上漲1.04%,能源板塊漲0.95%,顯示資金向防御性資產轉移。


事實上,早在此前的3月10日,美股就已大跌。起因亦為特朗普政府對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關稅政策反復無常,并輕言不排除經濟衰退等。


而此次,不僅美國市場暴跌,全球主要股市也受到波及,投資者紛紛轉向避險資產,黃金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加劇,資本也“用腳投票”,對特朗普關稅明確說“不”。


據觀察者網報道,英國著名雜志《經濟學人》,在最新出版的一期封面文章里也給出了結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在開歷史倒車。


特朗普關稅令市場信心面臨崩塌


特朗普宣布的廣泛關稅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不僅引起了市場恐慌,更在全球供應鏈和貿易關系方面,激起巨大波瀾。目前,連鎖反應也已經出現,包括盟友反制等。


如歐盟宣布對260億歐元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加拿大對美汽車關稅實施反制,英國啟動報復性關稅咨詢程序。4月4日晚,針對美方“對等關稅”的單邊霸凌做法,中國接連發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投資者擔心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進而影響經濟增長。美國繞過WTO實施單邊關稅,被批評為“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而多邊規則遭到破壞,可能引發類似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導致的全球貿易萎縮。


其次,企業盈利預期也面臨崩塌。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尤其是那些依賴進口原材料的公司。這可能導致企業利潤下降,進一步削弱投資者信心。因此,未來,供應鏈動蕩也將成為必然趨勢。


例如,全球汽車產業面臨重構,日本、德國車企被迫加速在美國建廠,短期內成本壓力將驟增。


此外,這些關稅政策也存在向消費端傳導的風險。據耶魯大學估算,關稅將導致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800美元,服裝、家具價格分別上漲17%和46%,侵蝕企業利潤。


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亦在加劇,通脹預期也導致市場對“滯脹”風險的焦慮升溫。美國此次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從而推高通脹。供應鏈中斷和貿易伙伴的報復性措施,可能進一步拖累美國的經濟增長。


從目前數據來看,美國經濟已有惡化跡象。美國1月貿易逆差擴大至15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亞特蘭大聯儲預測一季度GDP增速為-2.4%,凈出口貢獻率下滑至-3.84%。投研機構紛紛預警,高盛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從15%上調至20%,摩根大通預測GDP增速可能降至-0.3%,失業率升至5.3%。


消費者信心也在下降。紐約聯儲調查顯示,2月,美國家庭對未來一年財務狀況的悲觀情緒升至2023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5個月新低。


美國可能跌入“高物價低增長”陷阱


當前情形,令不少人不得不將2025年與1930年相對比。而特朗普關稅政策,則被比作當時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人們擔心前者也可能引發全球貿易萎縮。


1923年到1929年間,美國平均關稅稅率飆升至約38%,創下當時的歷史新高。隨后的1930年前后,美國股市動蕩,金融危機席卷全國。為保護本國農民和企業免受外來競爭的沖擊,時任美國總統胡佛簽署了被后人視為“最愚蠢法案”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加劇了大蕭條。


今天,全球供應鏈復雜度遠超上世紀30年代,關稅沖擊可能通過“成本傳導-需求萎縮-投資放緩”鏈條,放大經濟風險。


現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在不斷踩一腳“剎車”、踩一腳“油門”,這也意味著未來市場可能繼續波動。預計短期內,市場的微觀博弈還將繼續。


不過,特朗普雖表示“經濟衰退可接受”,但政治壓力可能迫使其政策做出微調。例如,3月6日,特朗普政府就暫緩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征關稅,顯示政策存在靈活性。一些分析師認為,這可能是談判的起點,最終其關稅可能會有所調整。


但資本市場可能會繼續受到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投資者情緒可能保持謹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就警告,若4月2日生效的“對等關稅”持續,美國可能與全球經濟“脫鉤”,陷入“高物價、低增長”陷阱。


如果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投資者需要關注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和政策動向,以評估市場的長期走向。


關稅不確定性將重塑全球經濟秩序


當前,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將世界推到了“兩難”尷尬境地。全球治理格局和國際秩序,似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美國內部的其他政策也顯得無所適從。


美聯儲在剛剛開啟降息通道后,通脹與衰退的平衡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加息末期金融危機能否避免的問題,本來已經遠去,現在說不定又會卷土重來。


由此,企業自身的困境,加上世界的、國家的反制,導致資本市場恐慌也就不奇怪了。


特朗普關稅政策,已成為美股最大“黑天鵝”,其本質是“經濟民族主義”與“全球化”的終極碰撞。短期看,市場還將在政策博弈與經濟數據中震蕩。長期看,若貿易戰等升級,全球形成“制度性對抗”,那么上世紀30年代的危機會否“重演”也就很難說了。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重塑全球經濟秩序,而股市的“刻度盤”已被徹底重置。


10年前,特朗普曾說,“如果有一天,道瓊斯指數單日下跌超過1000點,那么美國現任總統就應該被裝進大炮,以極快的速度射向太陽,不允許有任何借口”。現在,道指兩天下降超過1300點,也是美股在“用腳投票”,對特朗普關稅政策說“不”。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的瘋狂關稅計劃沖擊全球之際,最新出版的《經濟學人》,以“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為題,對此進行了觀察與分析,并對中國在此關鍵時刻能發揮的作用寄予厚望。


這期雜志一版封面上,呈現的是特朗普手持手鋸,正將美國版圖生生切開的卡通畫面,暗示其關稅政策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貿易的損害;另一主要在亞洲地區發行的版本,則用特朗普標志性的MAGA帽子吸引眼球。不同的是,這頂帽子上的標語被改成了“讓中國再次偉大”(Make China Great Again)。


在題為《美國如何最終讓中國再次偉大》的封面文章中,這家英媒寫道,特朗普的高額關稅雖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中國經濟,但美國這種將自己隔絕于世界的做法,反倒給中國創造了一個“絕佳機遇”,使其有機會重新繪制有利于自己的亞洲地緣政治地圖。同時,在美國對外豎起高墻之時,中國還有機會重塑全球貿易關系。


美國暴跌,全球市場已經對特朗普關稅表明了態度,下一步該何去何從,聰明的資本或許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撰稿 / 萬喆(經濟學者)

編輯 / 柯銳

校對 /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