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胡萌)近年來,監管多次強調IPO“申報即擔責”原則,要求壓嚴壓實IPO公司和中介機構責任,對于涉嫌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即使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也要一查到底。
日前,上交所連發4則紀律處分,對國宏工具系統(無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宏工具”)IPO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追責,上市主體國宏工具被拒收上市申請1年,保薦機構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公司、審計機構公證天業會計師事務所和法律顧問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齊遭通報批評,相關簽字保代、注會被暫停6個月項目受理。
公開資料顯示,國宏工具成立于2004年,主要從事超高精密數控刀具和集成電路封裝楔形劈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2023年6月,上交所受理了國宏工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然而時隔不到一年,2024年4月,國宏工具決定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終止上市審核。
在這背后,國宏工具也沒能逃開“一查就撤”的魔咒,2023年7月,國宏工具被抽中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現場檢查。
日前,上交所公布的罰單直指國宏工具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違規行為。公告顯示,申萬宏源保薦在發行上市申請過程中,存在保薦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情形,包括未充分核查研發人員認定及研發投入金額的準確性、未充分核查發行人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未充分核查發行人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認定準確性、未充分核查應收賬款回款風險等。
比如,科創板上市對公司的研發投入、研發人員等定量有一定要求。而國宏工具披露的研發信息有所“注水”。根據申報文件,國宏工具2020年度至2022年度研發投入分別為1276.30 萬元、1533.17 萬元和1864.62萬元,最近3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35%。截至2022年12月末,發行人研發人員為57人,占當年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1.61%。
現場檢查發現,國宏工具認定的研發人員中有15人屬于非研發部門且主要從事生產銷售活動,2人未與發行人建立正式勞動關系。另外,國宏工具研發投入金額披露不準確,累計多計研發投入727.84 萬元。
公告顯示,申萬宏源保薦未能保證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吳杏輝、雷晨作為項目保薦代表人,對此負有直接責任。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申萬宏源保薦被予以通報批評,吳杏輝、雷晨被予以6個月內不接受其簽字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紀律處分。審計機構公證天業會計師事務所和法律顧問上海市通力律師事務所也被通報批評,且兩名簽字會計師被暫停6個月項目受理,三名律師被予以公開譴責。
編輯 姜樊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