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發房產拿地依然“兇猛”。

3月27日,經過200余輪競拍,成都金融城三期49畝地塊被建發房產以33.47億元拿下,成交樓面價41200元/平方米,溢價率106%,成為成都首個宅地成交樓面價單價超4萬元的地塊。緊接著,3月28日,杭州西湖區蔣村文新單元XH030203-01(3)地塊被建發房產競得,總價約34億元,樓面價88029.06元/平方米,溢價率115.39%,成為杭州土地市場新晉單價“地王”。

對于這兩次高溢價拿地,3月31日,建發房產在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的回復時表示:“杭州、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人口持續流入,房地產趨勢長期看好,金融城三期地塊、蔣村地塊均位于城市核心的位置,對于類似地段的地塊,我們以瞄準高端改善人群來定位,積極進取。”

“今年拿地目標預計比去年有所增加”

兩天攬入兩宗“地王”,建發房產在這兩塊地上就花了67億元。

建發房產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透露:“今年拿地目標預計比去年有所增加,當然也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杭州、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是建發房產拿地布局的主要考量。從這兩宗地塊的高溢價來看,建發房產不惜高成本也要拿下核心地塊。對此,建發房產表示:“成都、杭州在解除限購以后起拍地價未調整,核心區域的地塊起拍地價較低,所以看起來溢價率高?!?/p>

據記者獲悉,這兩宗新晉熱門地塊,建發房產都會計入控股公司建發國際這一上市平臺。


事實上,就在建發房產拿下杭州新晉單價“地王”的當天下午,建發房產控股子公司建發國際董事會主席林偉國在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雖然此次拿的項目在杭州地塊中單價最高,但仍然低于公司預期,實際地價水平比預期還要低,它的地段非常重要和稀缺?!?/p>


而針對業界將其在成都金融城三期所拿地塊樓面價超4萬元/平方米,與同區域貝殼2024年9月拿地成交價僅2.73萬元/平方米對比,是否還有盈利空間的問題,林偉國解釋:“去年貝殼拿地,是在成都房地產行業低谷時期,而目前我們的拿地價,是基于成都市場已恢復正常狀態的前提?!?/p>


建發的“賬本”如何算?

事實上,在前幾年的狂飆后,隨著市場的調整,去年,建發房產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拿地端都有所收縮。

據上市平臺建發國際的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建發國際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033.6億元,歸屬股東權益的累計合同銷售建筑面積約504.8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25.1%及24.3%。這也使得建發國際的銷售額來到了近5年來的最低谷,而其2020年的銷售規模已經逼近2000億元。

拿地方面,根據克而瑞數據,2024年建發國際拿地金額530億元,同比下降40%,排名行業第六位;拿地強度(拿地金額/銷售金額)為40%,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

而隨著今年市場尤其是一二線核心城市樓市表現的逐步向穩,建發房產的拿地又有回歸態勢??硕饠祿@示,今年1-2月,建發國際拿地金額101億元,拿地強度提升至55%,這也印證了今年建發房產將加大拿地支出。

雖然核心城市樓市回暖,但無論是成都還是杭州,如此高價的地塊將來如何賣、怎樣實現盈利,也考驗著建發房產的操盤能力。

根據2024年的財報數據,建發國際的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維持在48億元,但也處于三年來的低點,相比于上年下降了4.6%,呈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而近6年來建發國際毛利率分別為25.9%、17.2%、16.4%、15.3%、11.9%和13.3%,毛利率整體呈現波動下降,既受市場調整影響,也和前些年高溢價拿地相關。

那么,對于此次拿下高價地,建發房產將如何算賬呢?對此,建發房產在回復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時也表示:“我們一貫堅持穩健經營,追求合理規模,以健康的現金流及合理利潤為主要目標,對于具體參拍地塊,內部都有充分完整的可研論證及經濟測算,以保障經營安全及流動性?!?/p>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