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第四范式交出了一份營收同比增長25.1%、利潤虧損縮窄70.4%的2024年財報答卷。當日晚間,第四范式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戴文淵在財報發布后的線上溝通會上接受了包括新京報貝殼財經在內的提問。
電話溝通會上,Agent(智能體或代理)成為關鍵詞之一。戴文淵告訴記者,第四范式過去落地了數百個Agent應用,而今年隨著DeepSeek的爆發,以及企業客戶對Agent應用的加深,可預期到今年會看到越來越多Agent市場的爆發。
AI在各行業滲透率仍然較低,有向上空間
具體來看,2024年,第四范式全年總收入人民幣52.61億元,同比增長25.1% ;毛利潤22.45億元,毛利率為42.7%。全年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年度虧損較2023年全年減虧6.40億元,同比縮窄70.4%。
對于營收增長的原因,戴文淵表示,總體來看得益于公司在企業端加速落地高價值場景及圍繞泛生態合作伙伴及產品的不斷拓展,這些帶來了公司的核心產品先知平臺的收入,先知平臺全年收入相較于2023年增長了將近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6.7%。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落地的Agent的場景,包括金融、信貸、風控、水電、設備運維、水文數據監測、慢病管理、智能課程學習、汽車制造,包括像空氣動力學的設計等等,不同的行業領域AI Agent的應用,實現了我們過去兩年強調的生成式AI改造及使用企業軟件的技術的路徑。”戴文淵說。
在他看來,當前AI在各行各業的滲透率雖然整體看上去比較蓬勃,但是滲透率仍然處在比較低的位置,所以向上的空間仍然很大。
據了解,第四范式去年發布了企業AI Agent開發平臺,也基于平臺的能力和合作伙伴展開合作,產出標準化的企業AI Agent解決方案,持續提升Agent的應用范圍和深度,“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第四范式在這一塊的持續落地表現。”戴文淵說。
2025有望成為端側AI元年
在財報中,第四范式提到“2025有望成為端側AI元年”。對此,戴文淵解釋稱,大語言模型的爆發,得以讓AI從后臺走向前端,讓人通過自然語言的方式得以和AI交互,這是交互上的變化,而DeepSeek的出現讓大模型的應用成本大幅下降,給商業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而從能力上講,Agent在今年有較大的進展,相比大語言模型只能生成信息(問題/資料查詢/生成圖片等),Agent從信息端走向了行動端、能理解人的需求和意圖,拆解任務、調取不同的模型以完成較為復雜的任務,不管是執行任務的完成度和準確率,還是可執行任務的類型和邊界,都有很大提升。
“現在大家能看到的是,大語言模型之后,人可以和一切有屏幕,甚至沒有屏幕的設備進行交互,這是端側爆發的前提。但是在我們看來,Agent的發展和能力邊界的擴展也至關重要,無論是專業任務、業務助理、個人助理、還是效率助手,Agent是更合適的載體,可以部署的形態也不止于電腦、手機,而是可以進一步延展到手表、耳機、眼鏡、鼠標,甚至玩具等更為廣義的終端。”戴文淵說。
他表示,要抓住該技術進步賦予科技公司的新機會,比如布局企業級的Agent,以及通過端側AI Agent模組進入消費電子領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張冰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