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第34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正式啟動。在當天召開的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上,一系列反映經濟運行亮點的稅務數據發布。此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最新進展也對外公布。


稅收數據反映經濟運行亮點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表示,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3月25日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多方面亮點。包括創新動能不斷積蓄,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實體經濟持續壯大,制造業“壓艙石”作用凸顯;服務消費增勢較好,新興消費展現較強活力等。


比如在積蓄創新動能上,1月1日—3月25日,我國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6%,延續較快增長勢頭。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技術應用業銷售收入同比均增長11.6%,反映數實融合持續深化。同時,隨著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和推廣應用,帶動科研技術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9.2%和11.6%。


此外,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稅務部門也堅決有力落實好稅費政策,為經營主體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民營經濟納稅人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1.26萬億元,占比72.7%,是稅費優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對象。同時,2024年全國小微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獲得銀行貸款745萬多筆,貸款金額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7.8%,有效緩解了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王道樹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更好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持續加力落實稅費支持政策、提升稅費服務水平,優化稅務執法監管,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稅收環境。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在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在今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稅務總局還公布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最新進展。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戴詩友表示,稅務總局積極配合財政等部門推進稅種立法及相關改革,在三個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首先是推動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隨著增值稅法出臺,現行18個稅種已有14個稅種制定了法律,涉及的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超80%,標志著我國稅收立法再進一程,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取得積極進展。


“增值稅實施條例是增值稅法的配套行政法規,我們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推進相關立法程序,確保增值稅法2026年1月1日順利實施。” 戴詩友表示。


其次是推進水資源稅改革全國試點。2024年12月1日起在全國統一實施水資源費改稅,從政策實施后的首個征期情況看,稅費順利轉換,征管平穩有序。全國共實現水資源稅收入34億元,其中,新試點的21個省份收入15.5億元,剔除水力發電季節性變化等因素,月均水資源稅收入較改革前的月均水資源費收入增長13%。同時,新試點地區水資源稅申報戶數達8.7萬戶,較改革前水資源費繳費戶數增長18%,有效促進納稅人節約用水、壓采地下水和改變不合理用水需求。


戴詩友表示,需要指出的是,這項試點在全國實施,在基本沒有增加終端正常生活生產用水負擔的同時,增強了居民和企業節約用水意識。


三是出臺實施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數據顯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政策擴圍部分契稅減征184.2億元,惠及228.4萬戶家庭,進一步降低了個人住房交易成本。


戴詩友稱,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全國兩會關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部署,全力推動稅務領域改革落地見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