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實現“小事不出社區村、大事不出鄉鎮”,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創新提出“黨建聯席、力量聯動、信息聯通、資源聯享、轉遞聯治、矛盾聯調”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六聯”工作機制。

2024年8月初,海淀區委政法委統籌牽動區公安、司法、法院等6個委辦局以及各街鎮,召開全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六聯”工作部署會,區各派出所共啟動“六聯”機制930余次,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千余件。

不到一年時間,海淀區各派出所通過“六聯”工作機制共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千余件。圖源:北京警方


守護居民“陽光”權益


前不久,海淀分局甘家口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報警,稱與小區一墻之隔的醫院正在進行庫房改造,庫房由原來的坡頂改成平頂。雖然建筑物整體高度沒有變化,但改造部分影響了居民樓低層住戶的采光,居民要求對方立即停止施工,但醫院方施工進度又刻不容緩,堅持要按工期推進,雙方僵持不下引發糾紛,居民便報了警。

“一邊是醫院正常施工,一邊是居民的陽光權益,涉及多方利益,如果單純由派出所來調解顯然力度不夠。但糾紛解決不好,又很可能會讓事件升級。”甘家口派出所副所長王彪說。

甘家口派出所在綜合掌握各類情況后,立即聯系甘家口街道、居委會等部門介入,積極與醫院協調,轉遞居民合理訴求。最終,經過為期一個月的數輪調解,確定了雙方都認可的方案:倉庫南側對居民樓沒有遮擋的部分按規劃翻建,倉庫北側有影響的部分,降低至不擋采光的高度進行建設,這樣既保證了醫院存儲物資的需要,又解決了居民們的“陽光”訴求。

化解“垃圾堆積”難題


車道溝南里社區位于海淀分局萬壽寺派出所轄區,最近一段時間,社區有一棟樓的居民深受困擾,樓內一名獨居老人經常把撿拾的廢舊物品帶回家中,有些還堆積在樓道內,致使異味彌漫,引發鄰居的不滿。

社區民警段保華了解情況后,多次聯合社區居委會主動與老人的女兒聯系溝通,希望其能夠多關心關愛老人,幫助改善老人居住環境,及時合理解決此事。同時,段保華還邀請律師為居民開展法律服務,引導居民通過法律途徑反映訴求。面對此難題,派出所隨即啟動“六聯”工作機制,街道、司法所、衛計科、居委會和小區物業等多部門迅速集結、合力攻堅,擬定了解決方案,并多次組織現場調解會。會上,居民代表與老人女兒面對面交流,各部門工作人員耐心傾聽、巧妙引導,雙方逐漸從對立走向理解。最終,老人女兒同意將老人接走。

隨著老人搬離,多部門的聯合清理行動也隨之展開。社區民警、物業、居委會組織了一支清潔隊伍上門集中清理,徹底清除了房間和樓道內的垃圾和污垢,并進行全面消毒,樓棟終于恢復了往日的清潔和明亮。

海淀派出所坐落于中關村核心地帶,轄區內寫字樓宇、各類型小區等多元素疊加,家庭糾紛、經濟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此起彼伏。

“這不是詐騙是什么?”日前,海淀派出所轄區一門店因經營不善倒閉,其投資人王先生認為經營人構成詐騙。為更好地為王先生答疑解惑,派出所立即聯合街道、法院啟動“六聯”機制,法官提前介入,向王先生詳細介紹了刑事詐騙、商業欺詐、經濟糾紛的區別,一并將法院起訴應準備的材料、具體的訴訟流程以及現階段可能發生的結果耐心解答。最終,王先生與經營人達成和解,決定不再對簿公堂。

除了“警法聯調”機制外,海淀派出所還整合29名社區民警、32名社區民調員及32名法律顧問律師,共同參與轄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極大提升了矛盾糾紛化解的成功率和滿意度。截至目前,海淀派出所已累計啟動“六聯”機制45次,妥善化解矛盾糾紛51件次。


編輯 楊海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