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啟動儀式暨“光影看首都:電影中的‘大思政課’”首講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顒蝇F場,北京交通大學等7所新增高校參與了授旗儀式;電影《您的聲音》總導演徐潔勤、主演劉緩等主創團隊代表,暢談幕后創作故事,為33所在京高校學生代表上了一堂特別的思政課。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主辦,市政務和數據局、中國電影博物館協辦。這是北京市連續第三年實施該行動計劃,實施兩年來,累計舉辦各類活動2400余場,覆蓋高校學生數十萬人次,開創了文化育人新格局,打造了立德樹人的“北京樣板”。


3月31日,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啟動儀式暨“光影看首都:電影中的‘大思政課’”首講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受訪者供圖

推進七大行動,開展26個項目61項實踐活動

啟動儀式上部署了2025年度行動計劃的工作安排。即日起至今年底,將全面推進信仰行、紅色行、古都行、文藝行、志愿行、園區行、書香行7個大類,開展26個項目、61項具體實踐活動。

其中,“信仰行”通過參加榜樣進校園講實踐、學生進基層宣講等活動,讓學子親身體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紅色行”包含“覺醒年代”研學行、“青春拍客秀”等項目,結合紅色故事我來講、紅色視頻我來拍、紅色展覽我來看,引導高校學生參與首都文化建設?!肮哦夹小睌M為高校學生參與文物研究、現場考古、博物館研學搭建平臺?!拔乃囆小卑ā皯蚓鄹咝?佳作有約”——精品演出進高校、“感悟光影之美”——影博校園行等項目,引導高校師生踴躍參與全市精品創作、影視文化創造等重點工作,共同擦亮“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爸驹感小睂⒔M織引導高校師生積極參與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大型賽會論壇和首都文化建設。“園區行”包含“導師助教進園區”“最美園區體驗行”“我為園區獻一策”等活動?!皶阈小惫膭顚W子參與體驗非遺技藝、走進實體書店、對話文化名家等活動。

記者了解到,相比往年,2025年的項目內容更豐富。增設“基層思政創新實踐”“考古發掘”“長城志愿者”“文博心航”等創新活動,豐富項目內涵。

同時,文化資源更充沛。增加更多參與體驗的文化新地標,將北大二院舊址、亮馬河濱水空間、國家速滑館、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等熱門打卡點位納入活動路線。擴充“文藝行”結對院團,由去年的9個文藝院團提升至13個,新增評劇院、雜技團、木偶劇院、河北梆子劇團,豐富文藝品類。

此外,策劃設計更多參與感體驗感強、思想性藝術性兼具的活動形式。增加影視文化展演、戲劇影視服裝秀、文化騎行、誠信拍客節目錄制等活動;緊扣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重要節點,策劃舉辦各種活動。

北京交通大學等7所新增高校參加授旗儀式

2025年,將有更多首都高校參與到行動之中。在去年26所高?;A上,新增北京交通大學等7所參與高校,參與高校增至33所。其中還包括北京城市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大學等民辦高校、職業院校。預計將覆蓋更多大學生,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參與人數更多、覆蓋高校更廣。

現場,北京交通大學等7所新增高校參加授旗儀式。受訪者供圖


作為去年參與行動計劃的高校代表之一,北京大學對去年的活動成果進行了現場展示。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寧琦介紹,去年,北京大學系統策劃“紅色行”“古都行”等“七大行”下的12個項目、26個活動。著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將新生第一課開設在北大紅樓、北京中軸線等地,組織40多家院系3000余名新生實地調研五史的主題主線。歷史學系、考古學院師生整建制投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古籍修復工作中,運用數字建模技術打造了長城“研究性修繕”工作等遺產保護的“北大方案”。暑假期間,學校還組織7支實踐團隊、200余位師生奔赴平谷區,下鄉進行為期28天的駐點實踐,開展14次助農志愿服務專項行動。


過去的一年,行動計劃收獲頗豐,形成一系列具有首都特色的立德樹人創新成果。結集匯編學生理論成果、紅色文化研究文章數百篇,創意短視頻、中軸線相關文創設計千余件,《天之驕子》等一批結對創排的學生文藝作品在曹禺劇場、北京藝術中心上演。

“行動計劃以學生為主體,是我這一年感受到的最突出的特點。在行動中,學生穿著戲服在臺上進行表演、學生作為志愿者進行講解服務、學生作為演員登上北京人藝的舞臺,讓學生真正能夠通過自己的體驗感受文化的力量,感受首都的力量。”北京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書記于英杰表示,希望行動在今后繼續支持青年學子多走出校園,用自己的方式和這座城市互動,在實踐中有所學、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創,用青年視角為新時代首都發展書寫新的注腳。

《您的聲音》主創團隊暢談幕后故事

“一年前,還是一個‘接訴即辦’小白的我,心中也有一個大問號。這一年來,從調研、拍攝、剪輯到成片,這次創作經歷刷新了我對政府工作的認知。我們沉浸式地調研兩個多月,密集走訪100多位接訴即辦相關的一線工作人員,走進每一個人的辦公室,面對面聊天。”啟動儀式現場,“光影看首都:電影中的大思政課”首次開講。從《您的聲音》看“人民城市”,電影《您的聲音》總導演徐潔勤分享了電影創作的幕后故事。

《您的聲音》是以接訴即辦為主題的紀錄電影,近日面向全國公映。影片聚焦世界超大城市治理的共性問題,以北京“12345市民熱線”為背景,講述了“接訴即辦”機制如何傾聽市民聲音,受理市民訴求。

“電影中,我和王梓瑩以‘老’師傅帶‘新’徒弟的方式本色出演。影片把我們基層工作者和市民連在了一起。上映后,不少市民特意打來電話慰問,說‘心疼我們,給我們點贊’,這讓我們感受到了與市民的雙向奔赴。”《您的聲音》主演、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值班長劉緩在現場分享道。


33所首都高校師生代表共上這堂“大思政課”。受訪者供圖

徐潔勤說,紀錄電影最該記錄當下、記錄時代變革。這部片子和以往影片都不同,片中沒有一位演員,所有的人物都僅僅是在“做自己”?!坝捌嫌澈螅以盏接^眾這樣的評價,‘別的片子,是走出電影院感覺回到了生活,而這部片子,是走進電影院就像走進了自己的生活,這種感覺很久違?!?/p>

依托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辦的“光影看首都——電影中的大思政課”系列活動,是本年度行動計劃“文藝行”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以實踐教學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綜合改革的有力探索。

除了電影主創團隊,在這堂“大思政課”上,北京一零一中昌平實驗學校學生張偉澤,北京建筑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魏楚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蓋逸馨,也結合親身經歷,以不同視角解析“接訴即辦”蘊含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用真實鮮活的故事將這堂課講透講活。


新京報記者 徐彥琳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