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投資收益率回升與新業務價值增長,2024年成為上市險企的“豐收年”。


貝殼財經記者據年報統計發現,去年,A股五家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歸母凈利潤合計達3476億元,同比增長77.72%。


五家險企歸母凈利潤均同比增長,其中,新華保險漲幅最高,達201.1%,中國平安漲幅相對低一些,但也增長了47.8%。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短中期看,壽險公司供給側正顯著出清,頭部公司回歸各自本位,差異化特征有望貢獻阿爾法。從保險板塊維度看,目前已經具備慢牛特征,建議中長期布局。


投資收益提升 五家險企去年凈利潤大漲超七成


去年上市險企凈利潤提升顯著,貝殼財經記者發現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上漲。


中國人壽在2024年年報中稱,歸母凈利潤上漲108.9%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把握市場機會開展跨周期配置,持續推進權益投資結構優化。2024年股票市場低位震蕩后快速反彈,公司總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中國平安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歸母凈利潤提升主要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及資本市場波動影響。


去年9月下旬,受A股市場階段性反彈行情提振,上市險企整體投資收益企穩回升。 


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五家上市險企的總投資收益率均大幅提升超2個百分點至5.5%以上,其中,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率為5.5%,中國太保、中國人保則均為5.6%,新華保險為5.8%,中國平安披露的綜合投資收益率為5.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俊生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回暖、投資策略調整以及新會計準則影響等因素共同助推了上市險企2024年投資收益提升。


Wind數據顯示,去年,萬得全A、滬深300分別上漲10.0%、14.69%,顯著高于2023年全年-5.19%和-11.38%的水平。“上市險企大部分股票投資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股價波動在當期利潤中體現,股市反彈使得凈利潤直接受益。同時,2024年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也推動上市險企FVTPL固收資產市價上漲,投資收益得以提升?!敝炜∩硎尽?/p>


在投資策略調整方面,朱俊生稱,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險企凈投資收益率普遍下降,為應對這一挑戰,險企紛紛采取高股息策略,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


從投資組合來看,2024年上市險企加倉股票成為主流。比如,中國平安的股票投資占比從2023年末的6.2%增至2024年末的7.6%,提升了1.4個百分點;中國太保的股票投資占比也從2023年末的8.4%提升至2024年末的9.3%,提升0.9個百分點;新華保險的股票投資占比更是從2023年末的7.9%直接提升至2024年末的11.1%,大幅提升了3.2個百分點。


貝殼財經記者統計還發現,截至2024年末,五家上市險企的股票投資總金額高達1.43萬億元,同比2023年末提升了35%。



投資成歸母凈利潤波動“牽引繩” 規模效應等是主因


投資收益的波動主導了險企的業績行情。


回溯業績波動軌跡可見,2022年權益市場調整,中國人壽在2022年年報中稱,歸母凈利潤下降是因權益市場大幅下跌,投資收益率下降所致。


這種壓力在2023年持續發酵,A股上市險企主要因投資收益下降引發歸母凈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中國太保等險企的降幅更是超20%。


但在2024年,伴隨資本市場回暖,上市險企年化總投資收益率回升,驅動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


一般而言,死差、費差、利差是保險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其中,當實際投資收益率高于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時,保險公司就產生了利差收益。


既然有“三差”,為何近年來投資收益成為影響保險公司凈利潤波動的主要因素?


朱俊生分析稱,首先是規模效應。保險公司通常會將大量資金用于投資,投資資產規模較大,一旦投資收益率出現波動,所產生的利差變化會對利潤產生巨大影響。相比之下,費差和死差所涉及的金額相對較小,即便出現較大波動,對整體利潤的影響程度也相對有限。


“其次是市場波動性。投資市場的波動性較大,利率、股票價格、債券價格等市場因素的變化會直接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進而導致利差的波動。而費差主要取決于保險公司的運營管理效率,相對較為穩定;死差則主要與被保險人的死亡率、疾病發生率等有關,在一定時期內通常也較為穩定,不會像投資市場那樣頻繁波動。”朱俊生表示?!澳壳?,監管部門落地報行合一提升了保險公司費差水平,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優化業務流程、控制成本等方式來提高費差益。同時,保險公司還可通過加強核保管理、優化產品設計等方式來一定程度上控制死差水平。”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則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利差之所以相對突出,首先是因為險資的投資收益波動性較大,直接受市場環境等影響;其次,保險公司的負債成本相對剛性,特別是長期保單的預定利率相對固定,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可能有提高產品收益率的要求,這也進一步提升了險企對投資端的依賴。


“2025年權益資產投資比例將適度提升” 關注新質生產力等領域


 2025年以來,險資頻繁調研A股上市公司,積極尋找投資機會,備受市場關注。


一方面,監管在險資投資端動作頻頻,持續引導中長期資本入市,引導部分險企參與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等;另一方面,險企防范利差損風險,以及提升分紅險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等,也要求其提高投資收益率。


去年,上市險企加大了股票等權益投資力度,進入2025年以來,他們在資本市場上也動作頻頻,不斷“掃貨”銀行股。以中國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壽為例,已接連舉牌了郵儲銀行H股、招商銀行H股和農業銀行H股等銀行股。


在各家上市險企2024年業績發布會上,險資投資也成為熱門話題。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平安已獲批參與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工作,公司內部正在推動和落地?!拔覀冮L期看好中國資本市場,除了關注高股息的銀行股外,還關注新能源、新質生產力、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領域。”


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則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A股市場有多個積極因素,“當前,A股對比固收類資產已展現出較強的吸引力,與各主要經濟體相比處于低估狀態,與歷史估值相比處于過去10年中樞水平,整體估值較為合理。同時,當前我國正處在工程師紅利主導的新一輪科技浪潮中,經濟轉型升級成效也將在A股市場中得到顯著體現。”


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則表示,公司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潛能,對2025年的權益市場保持相對樂觀,預計公司的權益資產投資比例將適度提升。在投資策略方面,公司將堅持均衡穩健的權益結構和分散多元的投資策略。具體方向上,將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加大對于新經濟、新質生產力領域的投資力度,同時,繼續穩健配置高股息、低波紅利等資產,注重把握好配置的時機和節奏,以持續提升權益的穩健性和長期回報水平。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