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王卡拉)在近日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辦的第三屆大運河醫學論壇上,作為醫療“國家隊”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與河北省百家縣級醫院完成了醫聯體簽約,通過支持進修醫院到北大人民醫院進修、選派專家到基層醫院幫扶等舉措,為來自河北多個地市的102家縣級醫院輸血造血,促進京冀兩地醫院的合作交流,為積極落實國家分級診療體系和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貢獻力量。


“我們在副中心的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成效顯著,2024年共有上下轉診患者近2萬人次,做到了醫療資源的有效下沉。此次簽約后,我們將從上下轉診,檢驗結果互認,異地掛號,開通綠色通道等方面提升簽約醫院醫療服務品質。同時,以通州院區為支點,輻射京津冀地區,定期接收醫生培訓學習,并選派專家到基層醫院進行幫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天兵介紹,北大人民醫院將通過醫聯體合作,向河北省百家縣級醫院輸血造血,促進京冀兩地醫院交流;也將繼續加強與覓子店、永樂店、牛堡屯等通州區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緊密型醫聯體建設。


“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緊抓醫產協同發展機遇,優質醫療集聚效應凸顯。作為通州區9家三級以上醫院之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已為超百萬人次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成為京津冀區域重要的健康保障力量?!北本┦型ㄖ輩^委副書記、區長鄭皓在論壇上表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牽頭成立京津冀醫聯體聯盟,推動三地百家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專家資源共享,助力區域醫療水平提升,為醫產協同提供了更多區域成果轉化場景。通州區將全面提升工作標準,為醫院建設和醫療健康事業發展做好服務。


論壇上,通州區發布了副中心醫藥健康產業政策。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孔安表示,通州區將緊抓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聚焦高標準打造“醫產協同發展示范區”,瞄準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品兩大主攻方向和前沿診療技術、AI+醫療健康、醫藥生產性服務業、高端特色生活性服務業四大輔助方向,加速新藥和醫療器械研發,加速培育發展未來健康產業,從金融服務、空間支撐、人才發展等全方位聚集發展要素,營造欣欣向榮的產業發展生態,將副中心打造成為醫產協同發展的一方高地,將醫藥健康產業打造成為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北京市醫管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宇提出三點期望:聚焦臨床需求攻關核心技術、不斷加強科技創新;進一步提高站位,全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以患者為中心提升服務品質;依托通州院區,深化京津冀“健康廊道”建設,推動優質資源普惠共享。期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首都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及京津冀醫療衛生事業一體化發展貢獻更多“國家隊”力量。


第三屆大運河醫學論壇以“回溯現代醫學沿革,精細化醫院管理,助力醫產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主題,旨在通過歷史經驗的鏡鑒,校準現代醫院管理的新路徑;借助資源下沉的東風,織密區域醫療協同的網絡;依托產業融合的契機,激活醫藥創新轉化的新動能。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