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5中關村論壇持續進行。論壇期間,來自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中關村門頭溝園以及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他山科技”)的代表共同探討了京港科技成果轉化,整合國際化資源,搭建跨境合作平臺,推動內地科技企業揚帆出海等熱點問題。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要成為內地企業出海的超級“增值人”


參與討論的人士表示,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擁有深厚的基礎研究底蘊和豐富的科技成果轉化經驗;香港是連接國際創新資源的關鍵窗口。兩地在原始創新、基礎研究、創新生態、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合作,為科創企業提供了肥沃的成長土壤。北京和香港目標一致而優勢互補,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有望取得“1+1>2”的成效。


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和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有望成為其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典范模式之一。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指出,香港的獨特優勢,指出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將聯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科技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法律咨詢、國際標準認證等一站式服務,整合國際化資源,搭建跨境合作平臺,精準對接內地技術與全球市場。


陳祖恒說,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要成為內地企業出海的超級“增值人”,而不僅僅是“超級聯系人”。內地企業來到香港,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先是要幫助內地企業增值,然后更要幫助內地企業出海。


陳祖恒強調,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擁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尤其是在機器人硬件架構和智能控制系統開發方面。隨著機器人技術、傳感器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持續發展,服務機器人有望在老人院看護、夜間巡視、房間清掃、家庭巡護、娛樂等多個行業和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我預期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將會與中關村的企業有越來越多的合作。”陳祖恒說,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經驗能夠幫助他山科技將其技術和相關產品更好地應用于香港和內地市場,助力其積累經驗并將業務擴展到海外。借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樞紐的優勢,為內地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便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實現更多京港科技創新聯動,促進京港產業國際化發展。


據悉,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將于4月11日成立“出海服務中心”,聯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為科技企業提供跨境金融、法律咨詢、國際標準認證等一站式服務,整合國際化資源,搭建跨境合作平臺,精準對接內地技術與全球市場。


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內地科創企業出海有抓手


作為從事國內尖端觸覺感知技術的硬科技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在出海時卻面臨著一些難題。


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CEO馬揚表示,內地的企業想要出海,需要面對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國外的供應鏈市場并不完備。比如機器人方面,類似于他山科技這樣的企業在內地只需要給客戶提供機器人的觸覺感知能力解決或設計方案,但他山科技本身卻不用去生產一個機器人。但在內地以外的市場,更多的客戶需要的不是技術的整合,而是一個完整的產品,這就需要企業在上下游投入更多的資金和精力。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為我們提供了實際的應用場景,圍繞這個場景,我們可以研發具體的產品,讓技術出海有了抓手。”馬揚表示,“截至目前,我們已經跟生產力局展開了4個具身智能方向項目的緊密合作,未來還會有更多合作項目落地。”


記者了解到,他山科技作為首批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科研合作意向協議的中關村科創企業之一,于2024年9月加入“京港研發加速中心”,積極推動智能型機器人技術產業化。


目前他山科技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在具身智能方向上已取得顯著成果。其中,自主研發的數模混合AI觸感專用芯片及觸覺感知算法,成功攻克了觸覺多維感知信號同時解析的全球技術難題,已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雙方已展開多個關于具身智能方向的緊密合作,未來還將有更多項目在香港落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張曉翀

編輯 徐倩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