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為中國麻醉周。麻醉的價值,遠不止于手術本身。專家指出,隨著老齡化加劇和危重患者增多,術前評估也變得更為復雜,麻醉科不能單打獨斗,需聯合多學科開展一站式術前評估。
在由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等舉辦的2025年中國麻醉周學術活動期間,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第十四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俞衛鋒教授指出,“麻醉的價值,遠不止于手術本身。它不僅保障患者在手術中的安全,更深遠地影響著術后康復、疼痛管理,乃至患者的長期健康。”目前,麻醉學科的轉型重點正是從手術室內拓展到手術室外,致力于保障患者整個圍手術期的安全,涵蓋術前、術中、術后,甚至包括近期康復和遠期轉歸。
麻醉安全評估是手術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但“隨著老齡化加劇和危重患者增多,術前評估變得更為復雜。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種內科疾病、全身衰弱、認知障礙和睡眠障礙等問題,這些因素對術中麻醉管理和術后康復提出了巨大挑戰。”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第十四屆候任主委王天龍教授建議,麻醉科不能單打獨斗,需聯合多學科開展一站式術前評估,優化患者全身功能,提升手術效率,降低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快速康復,“這是未來麻醉學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舉措。”王天龍教授指出。
在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會長繆長虹教授看來,麻醉科需要提升醫療風險防控能力,尤其是針對疑難病癥和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能力,這不僅能夠支持外科醫生開展高難度手術,還能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同時要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提升服務效率,通過技術創新和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對藥品和耗材的依賴,從而提升醫療服務的價值和技術含量。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