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彭鏡陶)“我周圍全是灌木叢,沒看到無人機,但是我能聽到無人機的聲音。”3月23日15時21分,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橋梓消防站接到報警,三名男子在一座野山爬山時,其中一人不慎扭傷腳,無法自行下山,急需救援。接警后,橋梓消防站迅速整理裝備,趕赴現場救援。
消防救援人員在山間尋找被困的傷者。圖源:懷柔區消防救援支隊
16時37分,消防救援人員到達山腳下,利用無人機查看被困人的位置。由于被困人身處灌木叢中,視線受阻,沒有看到無人機,只是隱約聽到了無人機的聲音。救援人員利用無人機查看情況后得知,被困人所在的地點較為偏僻,且山上沒有正規路徑,這給救援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簡單了解情況后,救援人員帶好擔架、救援器材、急救藥品等裝備,立刻上山。
野山的地形非常復雜,荊棘叢生,怪石嶙峋,救援人員每前進一步都要格外小心,由于沒有明確的道路指引,只能依靠報警人提供的大致方向摸索前行。一路上,救援人員背負著沉重的器材裝備,樹枝不時勾住救援人員的救援服,腳下的石塊也松動易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
經過1個小時的艱難跋涉,救援人員終于找到了被困的三名男子。受傷的男子正靠在一旁的樹干上,受傷的腳踝處已發生腫脹,扭傷嚴重無法正常行走。此時,天色漸暗,溫度也開始下降。救援人員迅速對傷者進行了簡單的傷口處理和固定,以減輕他的痛苦,防止傷勢進一步惡化。隨后,救援人員抬著擔架將傷者往山下轉移。
下山途中,狹窄的山間小道僅能容一人側身通過,擔架無法正常抬起,救援人員只能小心翼翼地將擔架傾斜,讓其順著地勢緩慢向下移動。如果遇到格外陡峭的山坡,就用繩索固定擔架,一人在前拉,幾人在后緩慢下放,確保擔架始終保持平衡,避免傷者受到二次傷害。
19時33分,救援人員終于將傷者安全抬到了山下,送上了等候多時的救護車。
懷柔消防提示:野山未經開發,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容易迷路、摔傷等。爬山時,盡量選擇已開發、有安全保障的景區和登山路線。如果在登山過程中遇到危險,不要驚慌,保持冷靜,及時撥打報警電話,并盡可能提供準確的位置信息。
編輯 甘浩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