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璐)3月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表示,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下簡稱擴圍)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覆蓋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0億噸。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年排放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0%以上。此次擴圍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占比將達到60%以上,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擴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類。
根據《方案》部署安排,生態環境部將按照“邊實施、邊完善”的工作思路,分兩個階段穩妥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其中,2024—2026年度是啟動實施階段,2027年度以后是深化完善階段。對于三個行業比較關心的配額分配問題,將繼續采用基于碳排放強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額,其中,2024年度鋼鐵、水泥、鋁冶煉企業獲得的配額量等于經核查的實際排放量,2025和2026年度各行業配額整體盈虧平衡,將所有企業配額盈缺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2027年以后,將研究建立預期明確、公開透明的行業配額總量,并逐步適度收緊,推動三個行業碳排放強度不斷下降。
近期將印發關于三個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工作通知,明確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制定、關鍵參數月度存證、碳排放報告核查、核定配額發放、配額清繳等任務及完成時限。
日前,生態環境部氣候司相關負責人就《方案》有關問題介紹有關情況時表示,在實現“雙碳”目標方面,目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電行業管控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國總量比重約40%,納入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后,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占比達到60%以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利用碳排放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制度,可將國家碳減排目標直接轉化為企業的減排責任,通過精準核算碳排放、科學設置碳排放目標、靈活選擇碳減排手段,實現對碳市場覆蓋行業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的有效控制。
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是我國除火電行業外的高排放行業,碳排放量大、碳排放強度高、高碳鎖定效應強。將三個行業納入碳市場管理,可通過“激勵先進、約束落后”加快出清落后產能,推動行業從“高碳依賴”傳統路徑向“低碳競爭力”新賽道轉變,加快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助力走出“內卷式”競爭模式,不斷提高行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此外,碳市場也將催生新的產業機遇,隨著碳市場的發展與完善,碳核查、碳監測、碳咨詢、碳金融等新興領域將迎來快速發展。
在完善碳定價機制方面,擴圍實現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從過去的三個“單一”管控向三個“多元”轉變,即由單一行業管控轉變為多行業兼容市場、單一能源活動排放管控轉變為兼顧能源活動與工業過程排放管控、單一的二氧化碳管控轉變為多種溫室氣體管控。在進一步豐富參與主體、提升市場活力的基礎上,將更多邊際減排成本不同的主體納入市場統一管理,更有效降低了全社會減排成本。
碳價為新納入行業企業開展氣候投融資、碳配額質押等碳定價活動錨定了基準價格,有利于吸引更多金融資本投向這些行業,為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企業因參加碳市場獲得的收益可用于進一步投資低碳技術,從而形成“投資—減排—收益—投資”的技術創新和應用良性模式。
編輯 張磊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