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業務三項質量評價結果出爐!2024年12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統一公布了2024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債券業務以及財務顧問業務三項執業質量評價結果。


在投行業務評價中,96家證券公司參評,其中,11家獲得A類,頭部券商中,廣發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投行業務執業質量被評為B類,銀河證券、浙商證券則滑至C類。同時,和上年發布的評價結果相比,A類券商名單出現“大換血”。


11家券商投行被評為A類,銀河、浙商證券滑至C類


近年來,在證監會指導下,證券業協會不斷完善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的執業聲譽管理機制,在投行業務領域,目前已形成涵蓋主要業務類型、綜合和單項評價有機銜接的執業質量評價體系,激勵約束證券公司不斷提升執業質量,履行好“看門人”職責,同時更好發揮服務功能,積極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年12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2024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本次評價對象包括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開展股票保薦、債券承銷、并購重組財務顧問和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相關投行業務的96家證券公司,僅開展持續督導業務的證券公司未納入評價范圍。


投行業務質量評價是對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的綜合性評價,統籌考慮了股票保薦、債券承銷、并購重組財務顧問和股轉公司(北交所)等四類投行業務的開展情況。根據評價結果,2023年開展投行業務的96家證券公司中:A類11家、B類66家、C類19家。


其中,A類券商包括財信證券、長城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聯合、申萬宏源、招商證券、中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郵證券。


相比上年年底公布的投行業務執業質量評價結果來看,彼時,共有98家券商參評,相比今年的數據多了2家,其中,A類12家、B類67家、C類19家。


對比上年公布的數據,投行業務執業獲得A類評級的券商出現了“大換血”,僅財信證券、長城證券、華泰聯合和中信證券保留住了以往的地位;第一創業承銷保薦、金元證券、南京證券、申港證券、湘財證券、信達證券、浙商證券、中金公司則在今年無緣A類評級。


整體來看,營收排名前十的券商中,廣發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投行業務執業質量被評為B類,銀河證券、浙商證券評級則分別從B類、A類滑至C類。


這兩項執業評價結果也出爐,推動發揮“指揮棒”作用


2024年12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也同步發布了債券和財務顧問兩大業務執業質量評價結果。


據了解,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是對證券公司債券業務開展情況的單項評價。為進一步完善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在征求監管部門和行業機構意見的基礎上,中國證券業協會于2024年6月修訂發布《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辦法》,并組織開展了2024年評價工作。


上述公告顯示,2023年開展債券承銷與受托管理業務的96家證券公司中:A類17家、B類60家、C類19家。


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質量評價是對證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財務顧問業務開展情況的單項評價。2023年開展財務顧問業務的37家證券公司中:A類6家、B類24家、C類7家。


中國證券業協會指出,從評價結果看,總體客觀反映了各公司執業質量,符合市場預期。評價結果的公開發布及監管使用,有利于發揮“指揮棒”作用,促進證券公司進一步提升內控水平、執業質量和服務能力。


“下一步,協會將及時總結評價實踐經驗,根據監管部門和會員單位的意見建議,進一步研究優化評價指標,進一步加強各類業務評價之間的統籌協調,更好發揮投行業務質量評價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證券業協會表示,同時,下一步協會將引導證券公司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充分發揮交易撮合和專業服務等功能,持續提升執業質量,助力上市公司實施高質量的并購重組。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白華兵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