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5000多種遺傳性罕見病影響兒童群體。由于權威醫療資源更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異地就醫成為大多數家庭的無奈之舉。自2023年起,長租行業頭部企業自如共建成5套愛心小家,幫助近100戶異地來京求醫的家庭,提供了近3000天的公益住宿,超過500人次受益。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新京報關注到了自如愛心小家中這樣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他們雖遭遇人生困境,但并未讓自己的夢想按下暫停鍵,盡管比常人走得慢,卻依然為夢想奮力前行。
看見“不一樣”的夢想
“我以后,想當畫畫的藝術家。”今年13歲的慕慕,熱愛畫畫,夢想是未來自己也能做公益,通過畫畫去幫助更多的人。
“看著她從第一幅小貓,畫到現在坐在鯨魚身上看星空的小女孩,能感覺到孩子正在慢慢長大。”讓慕慕的媽媽頗為動容的是,在當前的境遇下,慕慕仍然能夠積極追尋夢想,并被社會愛心感染,充滿能量,“孩子告訴我,等以后畫得好了,就可以一邊畫畫一邊做公益。”
15歲的男孩大為,他現在最大的夢想是“早日回去讀書,拿到好的學歷,就可以幫家里減輕負擔。”說起學校的經歷,他眼睛放光,記憶無比清晰:“最后一節課學的是第7課《魯濱遜漂流記》。”不能立馬回到學校的日子,大為也沒閑著,通過短視頻平臺賣鞋和短褲,“感覺父母掙錢也不太容易,想要分擔一下他們的壓力”。
15歲的大為有著與他年齡不相匹配的勇氣和擔當。“大夫說我基本上不能走路了,但我不信,只要身體狀況允許,我就多走路。”他很少認輸,也很少會選擇放棄。“我愿意去嘗試,去后悔,不聽別人眼里的對錯。”
關注孩子健康成長,自如愛心小家助力夢想
在高昂的治療費用壓力之下,許多異地就醫的家庭往往無力負擔求醫時的住宿或租房費用。省吃儉用、夜宿醫院走廊、住地下室等情況,并不少見。輾轉的環境、居無定所,不僅有可能影響孩子們的身體恢復,也會阻斷他們對于夢想的希冀。
這些積極動人的夢想背后,有著社會愛心和企業責任的助托。
自如作為長租行業頭部企業,就關注到了這一痛點。自如CEO熊林表示,“希望有自如入駐的城市會更美好、社區會更溫暖。做正確而美好的事,是自如的初衷和使命。”對自如來說,利用現行的互聯網手段和社區資源,在尋找醫院附近房源這件事上有著天然的優勢。于是,自如公益以共建方式,開啟了“助醫愛心小家”的公益項目。
據了解,自如助醫愛心小家旨在為異地求醫的家庭提供免費住所。有需要的家庭可提供疾病情況和家庭困難證明等相關申請材料即可辦理入住,一般入住周期為30天。每個家庭入住前,項目組會做深入了解,確保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得到幫助。
除了提供基本的居住空間外,自如愛心小家還特別關注到異地就醫家庭對于居住環境的特殊需求,提供凈水器、紫外線消毒柜、消毒燈等,保障孩子休養的衛生條件,同時也配置了全套的廚具設施、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為孩子們提供全面的居住保障。
除了物質保障,自如愛心小家也關注孩子們的精神健康,會不定期組織相關活動,如生日會、節慶活動或藝術坊等。據了解,在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自如助醫愛心小家也開展了兒童節畫展活動,在自如總部展出愛心小家里的孩子們的藝術作品,讓他們的夢想和期待被更多人看見。
自如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自如公益也將建設更多助醫愛心小家,持續幫助更多面臨困境的家庭,助力孩子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家庭的生活能夠更加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