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消限購的重磅樓市新政后,杭州首場土拍卻平靜收官。


5月14日,杭州第5批次4宗宅地完成出讓。據中指研究院統計,4宗地塊均底價成交,攬金38.9億元,成交樓面均價10924元/平方米,土拍熱度延續低迷,房企拿地謹慎。


在業內人士看來,熱度低迷均在預料之中,與新政關聯度不大。


地塊位置偏遠,企業拿地依然謹慎


掛牌信息顯示,上述4宗地塊分別位于臨平區(1宗)、錢塘區(1宗)、富陽區(2宗)。


其中,臨平區臨平副城星橋區塊控規LP0704-R21-25地塊地上建筑面積約7.15萬平方米,容積率約1.4,成交價約7.64億元,由保億置業、臨平喬司國際商貿城建設發展聯合競得。


錢塘區錢塘東部灣新城單元QT020102-05地塊(原05、07、09地塊)、QT020102-04、06地塊,地上建筑面積約9.82萬平方米,容積率1.01,成交價約19億元,由建發和東部灣新城建設聯合摘得。


富陽區銀湖51-1號地塊,地上建筑面積約9.78萬平方米,容積率1.5,成交價6.6億元;富陽區鹿山6號地塊,建筑面積約8.9萬平方米,容積率1.65,成交價5.7億元。這兩宗地塊分別由富陽山水置業和金匯世紀拿下。


值得關注的是,這4宗地塊除了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外,并未設置項目銷售最高限價。


低容積率、不限房價且是杭州新政后的首場競拍,但結果卻無任何波瀾。


對于土拍低迷原因,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表示,這些地塊雖然低密、配套相對完善,但地段偏遠,企業拿地依舊謹慎。本批次有3宗地塊容積率低于1.5,且2宗坐擁江景資源、2宗與地鐵口直線距離在500米內,地塊質量尚可,但均位于近郊及遠郊板塊,近期板塊內項目開盤普遍“流搖”,市場流速較慢。


此外,高院生指出,雖然5月9日杭州新政全面放開限購,但本批次地塊于新政前便已公示,且地塊本身地段偏遠,與政策關聯度不大。


杭州土拍持續低迷,后續或優化供地結構


杭州本次土拍也延續了此前的低迷態勢。


杭州于3月29日舉行二批次土拍,5宗地塊中,1宗溢價23.63%成交、2宗底價成交、2宗流拍。


4月16日,杭州迎來今年第三批次供地,共有8宗地塊,全部成交。其中,7宗地塊均是底價成交,新街地塊是唯一溢價地塊,溢價率僅1.8%。


4月29日,杭州四批次拍地中,共有5宗宅地,其中1宗地塊提前終止出讓,4宗成交地塊中,2宗地塊溢價率超13%,1宗底價成交,1宗以低溢價0.7%成交。


因此,雖有新政加持,但由于地塊本身地段較為偏遠,且行業整體趨勢未變,房企拿地依然謹慎。


在5月9日出臺的新政中,杭州明確提出,優化住宅用地供應,對住房供應較大、去化速度較慢的區域,優化供地模式,促進供需平衡。


高院生表示,結合杭州第6批次土地遲遲未公告,不排除后續通過精準供地或優化供地結構,增加企業拿地信心和參與的積極性。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