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正在如火如荼的召開,除了流量大咖、云集的新車外,供應鏈企業也來到現場。貝殼財經記者與供應鏈企業UNITY中國CEO張俊波進行采訪,張俊波分享了在與小米、蔚來、小鵬等企業合作時不同的感受;同時,關于未來智能座艙的發展空間與速度,他也給出了他的判斷。


與小米合作更深度,為蔚小理軟件提供技術支持


在游戲圈,UNITY是以原生技術平臺的身份為人熟知。而在汽車產業,UNITY則是一家聚焦于智能座艙與車機系統的企業,其業務包括3D渲染、車機服務、游戲、音樂等。


作為服務商,UNITY中國和小米、蔚小理等企業都有合作。在張俊波看來,UNITY中國作為軟件供應商與小米的合作會更加深度。他表示,在小米汽車較早的階段企業就已經參與合作,其合作包括智能座艙和中控技術,小米汽車的多個應用使用了UNITY的URAS串聯技術,該技術能夠優化多個應用在座艙里面的體驗。對于合作,張俊波用了“徹底”來形容。


另外,UNITY中國還參與到了小米汽車工廠的數字孿生技術中。


而在蔚小理的合作上,張俊波評價:“蔚小理很大程度上工程都是自己做的,他的工程師自己實現的,我們給軟件上的技術支持。”


以小鵬為例,小鵬汽車內部有研發團隊,UNITY中國給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培訓以及優化。但小米汽車會要求UNITY中國深度參與合作,張俊波表示:“在小米硬件方面,我們花了很多精力給他們在美術跟技術美術上做支持。”


在合作模式上,張俊波表示:只有少數幾個企業UNITY中國會全程參與,幫他們一起協同開發。


軟件價值在車里面越來越大,座艙娛樂市場有千億元規模


目前,汽車智能化不斷發展,智能座艙行業也在快速前進。車內的體驗愈發豐富,軟件的價值在車里面越來越大。張俊波判斷,整個汽車的座艙娛樂市場,都可以達到千億元量級。他舉例稱,中國現在手機有10億個,手機上面的生態是幾千億乃至上萬億元的規模。隨著裝車的3D高性能芯片逐步普及,可能智能汽車的規模會達到2億-3億輛,那是有機會匹配手機市場的價值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無論是8155還是8295,與現在的頂級消費電子芯片還是有數年的差距。但張俊波對于車載芯片的發展持有樂觀態度。他認為每一代芯片在算力方面都是幾倍的提升,或許三至五年車機芯片就可以趕上手機芯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