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料行業,功能飲料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內外各大飲料品牌都在切入這一賽道。

中國紅牛是中國消費市場繞不開的功能飲料品牌,華彬集團持續重金投入培育市場,加快全國產業基地布局,推動中國紅牛從0成長為年銷售額200億元的超級大單品,也打造了功能飲料發展的獨特路線。今年一季度,中國紅牛實現開門紅,截至4月底,其累計工業產量已突破600億罐。


中國紅牛倉庫作業。 企業供圖


艱難創業


1982年是中國現代飲料行業元年。飲料工業剛起步時,我國飲料產量僅為44萬噸。1995年之前,中國飲料市場沒有功能性飲料品類,華彬集團將紅牛飲料產品引入并落地中國市場,同時配合監管部門完成了配方調整,進行了功能性和安全性論證,最終實現中國紅牛帶著“藍帽子”(保健食品批準證書)落地。

經過中方股東的努力,1995年9月,紅牛飲料終于拿到了最關鍵的一項——原衛生部對“維生素功能飲料”相關配方許可的批復,領到了進入中國的入場券。雖然拿到了配方審批,但對于中國紅牛飲料項目上市來說,還有諸多難題待解。

當時的中國飲料市場還以碳酸汽水為主,功能飲料市場還是空白,如何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對產品而言至關重要。此前,奧地利商人迪特里希·馬特西茨與泰籍華人許書標合作,合資公司在歐美市場率先推出“Red Bull”并取得成功,熟悉中國市場的嚴彬用簡體“紅牛”作為商標和品牌,產品取名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很快他們又發現,“斗牛圖”商標又和當時國內某游樂場的商標高度相似。在經過中方股東深圳中浩數月的談判后,最終在1996年1月13日完成了“斗牛圖”的商標轉讓,也為中國紅牛品牌誕生和廣告宣傳掃清了障礙。

從0到營收200億元

在中國紅牛上市的前兩年,信心滿滿的中泰雙方卻遭遇了當頭一棒。

為了讓中國紅牛上市打響品牌,中國紅牛管理團隊在品牌上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投入,在1996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中國紅牛高調亮相。同年的春季糖酒會上,中國紅牛不但拿下了開幕式冠名權,還超前地舉辦了“紅牛之夜”招待酒會,吸引了全國經銷商和渠道商前來洽談。

在物價較低的時代,同期可口可樂碳酸汽水售價為2元/瓶,盡管開始投入宣傳,但當時中國紅牛6元/罐的零售價讓不少消費者一時難以接受。這也使得產品上市第一年,中國紅牛項目就面臨巨虧風險。

但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并沒有放棄,而是帶著第一代中國紅牛人開始了一輪“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拓荒之路。在快消品行業,最關鍵的就是產品、渠道、品牌,缺一不可,而對于當時的中國紅牛而言則是一片空白。

在渠道端,面對眾多渠道商的質疑,嚴彬帶領團隊“逢店必進”,采取更為積極靈活的市場策略——鋪貨量從小做起,但要陳列在最顯眼的位置,爭取更多品牌露出的機會。在品牌端,中國紅牛團隊針對中國紅牛產品特性,打出了著名的廣告語“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

在華彬集團和中國紅牛的持續投入之下,中國消費者逐步對功能飲料有所認知,中國紅牛的銷量也從連續十年的不足2億罐猛增到2015年的55億罐,一度占據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80%的份額。到2023年12月,中國紅牛累計工業產量已經超過580億罐。就算在戶外消費場景受限的2022年,中國紅牛所在的華彬快消品集團業績也保持了穩健增長,全年全品銷售額達到215.4億元。

尋求多元化發展

隨著中國紅牛業務迅速增長,其功能飲料產業鏈的布局也日漸壯大,并形成了覆蓋全國的生產和銷售網絡。在產業布局過程中,經過充分思考和規劃,中國紅牛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賦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進而拉動當地經濟的增長。

比如在中國紅牛湖北咸寧生產基地,從2006年7月1日投產到2021年5月,15年間咸寧基地生產了超過150億罐中國紅牛飲料,累計產值超過471億元。在中國紅牛的帶動下,眾多世界知名品牌匯聚咸寧,“一瓶水”產業已成為當地重要產業之一。僅咸寧高新區,2021年底飲料食品產業規模企業就有12家,年稅收超過10億元。


中國紅牛生產線。 企業供圖


在做大中國紅牛市場的同時,華彬快消品集團也在不斷尋求多元化、大健康化,并逐步進入高端天然礦泉水、天然椰子水等熱門品類。在引入挪威頂級天然礦泉水品牌VOSS芙絲后,華彬集團借助芙絲的經驗,在國內開始尋找類似水源地,最終選擇在湖北竹溪建設國內芙絲工廠。

芙絲不僅為竹溪帶來直接產業投資和就業,還帶動了當地基礎設施、物流運輸、農產品商貿、旅游服務等產業發展。目前,當地已有2家物流公司、3家合作社和2家產品包裝廠與芙絲建立合作關系,實實在在為竹溪人民帶來了實惠。


文/王子揚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