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2月20日9時,地震已造成131人遇難。地震搖醒了熟睡的人們。零下14℃的災后安置點里,受災群眾如何度過災后的夜晚?考研在即,震區考生能否如期參加考試?
12月19日,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安置點,解放軍搬運剛抵達的物資。
新京報記者王飛 攝
大河家鎮全鎮在19日中午恢復了電力供應,安置點專門設立了充電處,人們裹著厚厚的大衣等候為手機充電。
新京報記者王飛 攝
12月19日,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安置點,電力部門工作人員為每個帳篷安裝電燈。
新京報記者王飛 攝
【搜救進展】
甘肅救援工作已基本結束
12月20日,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新聞發布會通報,積石山6.2級地震已致131人遇難。其中,截至20日9時,地震已造成甘肅113人死亡,782人受傷。截至12月20日5時30分,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東市18人死亡,198人受傷,另有16人失聯。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消息,截至20日6時,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出動2042人、381車、41犬參與甘肅臨夏積石山6.2級地震救援,現場消防救援力量已對18個鎮、94個村、64個社區、4762戶開展全面排查搜索,摸排危房2512間、地質災害隱患點319處,共營救被困人員78人、疏散6653人,搭建帳篷360頂,排危除險683處,搬運物資47噸。
據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消息,截至12月19日下午3時,救援工作已基本結束,工作重點也將轉為傷員救治和受災群眾生活安置,確保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安置】
零下14℃,受災群眾住哪里?
抗震救災發布丨保證受災群眾每戶有一頂棉帳篷和一間過渡房。
新京報知道視頻出品
積石山縣海拔1735米至4309米,縣城海拔2300米左右。過去三年,該地區12月下旬平均氣溫為-7.6℃,最低氣溫為-17.9℃。在低溫寒潮的天氣下,地震救援面臨巨大挑戰。有救援人員表示,由于低溫,黃金救援72小時將縮短。這意味著,低溫成了救援最大的“絆腳石”。
大河家鎮因為人口密度高所以受災嚴重。12月19日,甘肅藍天救援隊第一批31名隊員從蘭州出發,于凌晨4點到達了大河家鎮。從清晨開始,甘肅藍天救援隊隊員於若飛和隊友們開始了安置點的搭建工作。安置點在鎮上的一片空地,主要工作是搭帳篷、布床、架火爐。到當天中午12點,100多頂帳篷的安置點已經搭建完成。
更多閱讀《低溫、馳援與寒夜下的安置,甘肅積石山震后24小時》
據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消息,截至19日19時30分,經過電力工作人員緊張搶險,目前甘肅震區2條受損的35千伏線路及15條10千伏線路已恢復送電,甘肅及青海震區已全部恢復供電。目前,臨時安置點供電工作正在全力保障。
在臨時安置點,多數受災群眾已得到妥善安置,部分新搭建的帳篷已實現通電,供暖的爐子里炭火正旺,暖意融融。帳篷外,滿載方便面、純凈水、牛奶、被褥等救援物資的車輛前,群眾自發排起了長隊,有序領取救援物資。
12月19日,在甘肅臨夏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安置點,蘭州餐飲企業為受災群眾送來愛心牛肉面。
圖片來自新華社
“從上午10點到晚上8點,我們免費供應近5萬碗牛肉面。”從蘭州前來支援的一家牛肉面館負責人馬忠明說,面館從蘭州攜帶食材和炊具,現場開火,免費向避險群眾提供牛肉面,群眾自發排隊領取,現場秩序井然。
截至12月19日17時,中央已累計向甘肅、青海兩省地震災區調撥救災物資13.35萬件,全力支持災區做好受災群眾臨時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同時,甘肅、青海兩省應急管理部門已向災區調撥大量米面糧油、取暖爐、棉衣被等地方各級救災物資,全力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甘肅省應急管理廳20日早間公布:截至目前,共臨時避險轉移安置20457戶87076人。緊急調撥帳篷、棉被、帳篷燈、折疊床、防潮墊等應急救災物資128830件。組織調配饅頭、方便面等食品和生活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衣穿、有飯吃、不受凍。
【考生】
考研在即 甘肅省教育廳啟動緊急預案
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于12月23至25日進行。距離考研不到4天時間,地震發生后,考研學子是否能如期參考?
據新甘肅客戶端消息,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后,多部門迅速啟動應急救援,教育部門召開排查和調度協調工作會議,啟動緊急預案,確保2024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工作順利進行。
據悉,甘肅省教育廳指導臨夏州教育局第一時間摸排臨夏考點,對監考教師和考務人員及家屬進行了仔細排查。同時,成立專班對積石山籍參加考試的1240名考生一一對應聯系,確保如期參加考試。
12月19日晚,臨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局發布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臨夏考區溫馨提示,“我們相信,在全體工作人員和考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一定會正常進行,順利開考,希望各位考生相信自己,沉著應考,取得理想的成績。”據新京報報道,臨夏自治州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已經聯系到因地震受災的考生,將幫助其完成12月23日-25日舉行的考試。
更多閱讀《甘肅臨夏自治州摸排研考生地震受災情況,考研將如期進行》
【交通】
甘肅、青海兩省受損路段已基本搶通
12月20日,據交通運輸部最新路況信息,甘肅、青海受損公路已全部搶通,G310狐跳峽交通管制,允許應急車輛通行,社會車輛可繞行S22臨共高速、S32臨大高速。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受災較為嚴重,禁止社會車輛駛入。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另據財政部最新消息,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緊急下達3000萬元,用于支持甘肅、青海地震災區道路阻斷點搶修,全力保障災區交通命脈暢通。
友情提示:為保障自身通行安全、減少安全隱患,保障救援車輛安全暢通,廣大司乘人員非必要不前往。
【天氣】
甘肅青海震區未來三天氣溫低
衛星視角拍攝甘肅積石山縣震后畫面 縣城主城區白茫茫一片。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未來三天,積石山縣與民和縣體感溫度分別為-14℃~-6℃、-14℃~-2℃,體感溫度顯著低于氣溫,戶外人體感受寒冷,部分時段風寒效應明顯。
預計未來三天,甘肅積石山天氣以晴間多云為主,日最高氣溫-2℃~1℃,日最低氣溫-16℃~-13℃,風力2~3級。未來10天,積石山冷空氣活動較弱,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無降水過程。
圖片來自@中國氣象局
未來三天,青海民和縣天氣以晴為主,日最高氣溫為-2℃~1℃,日最低氣溫為-12℃左右。22日將受弱冷空氣影響,震區最高氣溫下降2℃~4℃,伴有4~5級風。未來10天,震區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無降水過程。另外,民和縣中川鄉草灘村未來三天以晴間多云為主,氣溫-13℃~0℃,西北風3~4級。
圖片來自@中國氣象局
氣象專家提醒,震區要防范持續低溫影響。震區低溫持續時間長,體感寒冷,對人體生理機能、健康狀況有較大影響,須做好救災、避災和被困人員的防寒保暖工作,警惕人體“失溫”現象;臨時安置點要做好帳篷防風加固,使用明火時謹防一氧化碳中毒或引發火災。
整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新京報、新甘肅客戶端、@中國氣象局等
編輯 馬浩歌 代文佳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