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江蘇無錫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當地施行的全鏈條交通事故處理新機制。

 

通常情況下,駕駛人在城市發生輕微交通事故,要么報警后由警察現場處置,要么拍照離開,再進行后續處理。無論哪種方式,當事人都要找不同機構定責定損、維修、理賠、就醫治療。如今,在無錫,當事人可以通過“交管12123”或本地的交通事故線上快處APP進行視頻報警處理,與接警員線上見面,在5分鐘內完成遠程勘察、信息采集及責任認定。


發布會現場。  圖源:無錫公安


“無錫經驗”就此成了值得推廣的模式。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因有利于事故當事人快速撤離現場,節省警力,而且能防止騙保案件的發生,公安部將于6月1日在全國36個城市試點應用輕微交通事故線上視頻快處模式。

 

顛覆傳統,輕微事故“云上辦”

 

“我們梳理了去年受理的交通事故,其中約80%都屬于輕微事故,可以快速處理。”無錫市公安局副局長王國強介紹,以往當事人需要自己和交警部門、保險公司、維修企業、醫院、路救基金等多方對接,流程繁瑣,而且要在路面長時間等待和處理,極易引發交通擁堵和二次事故。

 

基于這一考慮,無錫市公安局研發集“e定責”“e救援”“e調解”“e理賠”“e事通”“e宣教”六大場景于一體的“e路通”交通事故處理服務平臺,把事故處理步驟壓縮為視頻報警、定責定損、保險理賠“云上辦”。


無錫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大隊副大隊長房子元介紹,在無錫市公安局交管“e中心”,可以看到接警、定責、理賠、視頻、警情調度、遠程調解等6類25個專業座席,交警、保險、路救、人民調解實體入駐、線上值守,共同為當事人提供事故處理服務。依據接警座席視頻采集的現場證據、當事人描述和周邊視頻監控等信息,交警遠程快速認定雙方事故責任,5分鐘內可出具事故認定書,無需當事人現場簽字。

 

無錫市公安局交管“e中心”,分布有接警、定責、理賠、視頻、警情調度、遠程調解等6類25個專業坐席。  圖源:無錫公安


“我們率先實現了全國范圍內駕駛人、機動車、保險公司數據全量共享,并接入120急救中心和2家主要醫院醫療數據,實現了簡易事故線上閉環處理。”王國強稱。

 

此外,“e路通”與3家主要保險公司報案理賠系統互通,可一鍵同時完成公安報警和保險報案“雙報”,當事人憑定責短信即可到無錫市700余家保險合作維修企業,享受維修直賠、無憂取車服務。對需要救援、救治的,平臺也聯動調度保險合作維修企業,就近拖車救援,調度保險合作醫院開放急診急救綠色通道,在全省率先開通道路救助基金在線墊付功能,并跟進處理住院醫療費用墊付申請。

 

省時省力,贏得群眾口碑

 

發布會現場,無錫公安介紹了一起典型處理案例。

 

4月2日7時45分,王先生駕車與行人盧先生發生碰撞,導致盧先生受傷。通過王先生的視頻報警,“e路通”后臺工作人員迅速通過視頻遠程勘察,采集信息,認定責任。由于事故符合輕微人傷現場調解情況,且雙方同意調解,“e路通”駐點保險理賠員主動進行線上調解,5分鐘內將事故處理完畢。連線中,平臺自動關聯人員、車輛相關信息,事故現場信息采集完畢,雙方當事人即可移車至不影響交通安全的地方,有效緩解因交通事故引發的道路擁堵。

 

據統計,“e路通”新機制自去年9月試運行以來,累計遠程處理交通事故2.5萬余起,保險直賠1.5萬余起,人傷現場調解直賠6100余起,直賠金額超過7000萬元。

 

“e路通”交通事故處理后臺。  圖源:無錫公安


“群眾現場處理事故時間由數小時縮短至5分鐘,全鏈條事故處理時間縮短90%以上,群眾回訪滿意率達100%。”無錫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施飚提到,“e路通”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受益,也避免了“黑中介”“黑救援”“黑醫療”等問題。

 

施飚稱,目前,無錫日均遠程快處輕微交通事故350起,占市區輕微交通事故總量的近80%,且呈逐漸上升趨勢。該模式能第一時間固定車輛損失證據,降低后期擴大車輛損失、過度維修等騙保風險,為保險公司減少了30%的現場勘查量和20%的輕微人傷線下理賠量。

 

“此后,我們將進一步提升交管政務服務供給能力,讓‘無錫e路通、群眾真方便’成為無錫公安的鮮明印記。”施飚表示。

 

新京報記者 李陽 薄其雨

編輯 彭沖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