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薄其雨)新京報記者獲悉,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以“共讀學生手冊,守護校園安全”為主題,發布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典型案例讀本——《學生手冊之小學生行為規則與風險預防》,從法治的角度為加強小學生的校園安全及責任意識,提高未成年人的規則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提出建議。

發布會現場。圖源海淀法院

據悉,2022年,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改造溫泉法庭為少年法庭,成為全市首家通過改造人民法庭專門設立少年法庭的基層法院,通過全國首例對教職人員宣告終身禁業案等典型案件的審理、系列家庭教育指導令的發出,不斷總結未成年人成長中的風險與危險,從法治的角度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發布會上,海淀法院少年法庭負責人秦碩介紹了2022版《學生手冊》的編寫初衷及司法理念,并對未成年人校園安全作出風險提示。今年的學生手冊以“小學生行為規則與風險預防”為主線,選取小學校園內學生間無意識風險行為引發傷害的真實案例,提煉學生傷害事件的多發場景及原因,從法律角度給予分析和評判,提示校園學習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行為,明示遵守校規校紀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未成年人的規則意識和安全自護能力。

海淀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負責人戴國在發言中表示,海淀法院始終將未成年人法治安全教育作為未成年人審判延伸工作的重要陣地,定期面向未成年人及家長推出系列學生手冊、家長手冊繪本,盡可能全面地提示未成年人成長中的風險,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為進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規則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海淀法院將繼續堅持特別優先保護未成年人原則,完善少年審判海淀模式;注重與學校溝通交流,提供定制式法治教育服務;加強案件調查研究,為法治宣傳提供有力支撐。希望全社會攜起手來,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海淀學區管理中心主任彭欣特別指出,海淀學區與海淀法院共同探索開展區域特色的法治教育創新舉措,已形成具有學區特色的“聚享”法治課3.0版本,法官們利用豐富的案例資源,不斷拓展法治教育方式,引導學區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針對學區內家長和教師進行法治培訓講座,逐漸形成集學生、老師、家長三位一體的法治教育新格局。學區會將《學生手冊》分發至各所學校,通過學區“聚享”法治課程的推進,將運用多種形式讓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討論手冊案例,努力實現學生之間的校園傷害事件零增長。

北京市人大代表熊永昌表示,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領域一直走在全國少年法庭的前列,在做好審判工作的同時,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及法治教育等方面有所建樹。法官要有溫度,海淀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們在法治道路上不斷開拓,詮釋人民法官的使命擔當,既堅定了法律的尺度,又傳遞了司法溫度。希望學校能與法院緊密合作、各展所長,在不同的教育場景,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形式,為在校學生和家長提供更豐富、更系統的法律知識和案例參考,提高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的風險保護意識和行動力,構筑出更完善的未成年人健康防線。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