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新京報記者獲悉,鄭州市安置房建設和問題樓盤攻堅化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于對擬使用保交樓專項借款項目開展全面審計的通知》(簡稱《通知》)提出,根據國家九部委關于保交樓專項借款使用的相關規定和要求,擬對全市95個項目開展審計工作。

雖然目前鄭州市住建局并未公開發布上述文件,但是,多名鄭州房企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了文件的真實性,部分房企表示“相關樓盤項目資料已經提交”。

鄭州95個項目“入圍”
 
據《通知》內容顯示,此次鄭州申請專項借款的樓盤多達95個,分布于市內五區以及各開發區、區縣(市)。其中,中原區6個,二七區10個,金水區8個,管城區8個,惠濟區2個;經開區2個,高新區4個,鄭東新區5個,航空港區3個,上街區5個,登封市7個,滎陽市10個,新鄭市9個,鞏義市3個,新密市5個,中牟縣8個。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些項目涉及多家房企,包括鄭州本土房企建業地產、正商地產、康橋地產等,也包括外來房企綠地集團、融創中國、富力地產等。
 
鄭州某頭部房企內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已經呈報了相關樓盤的資料,接下來就需要看審計的進度,然后會通知確定入選的名單。”

鄭州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此次的專項借款和紓困基金不一樣。專項借款是九部委層面推動的,需要向上申報,而紓困基金是以基金的方式運作的。兩者的紓困渠道不一樣,并且審核條件也不同,紓困基金的申報條件比較嚴格,而從專項借款的申報來看,目前申報的項目比較多,分布的地區比較廣,涵蓋面也比較大。”
 
此外,記者注意到,此次申請專項借款的樓盤包括了此前備受關注的鄭州金水區的名門翠園項目,以及中原區的啟福城等。
 
此前,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統計,鄭州約有106個問題樓盤。而這次集中申請專項借款的項目也多達95個。同時,記者于9月7日獲悉,鄭州市下發的《大干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保交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10月6日前,鄭州要實現全市所有停工問題樓盤項目全面持續實質性復工。
 
同時,在“保交樓”方面,鄭州還開展了五個專項行動,包括公安系統“保交樓”專項行動、法院系統“保交樓”專項行動、銀行系統及金融機構“保交樓”專項行動、企業瘦身自救“保交樓”專項行動、縣市區大干30天專項行動,通過五個專項行動力保問題樓盤的全部復工。
 
“保交樓”專項借款加速落地

就在今日(9月14日),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關于保交樓,上個月我們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出臺了專門措施,以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目前專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當中。”

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指出,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靈活運用階段性信貸政策和保交樓專項借款。

此前的8月19日,據新華社報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近日出臺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
 
據悉,該專項借款精準聚焦“保交樓、穩民生”,嚴格限定用于已售、逾期、難交付的住宅項目建設交付,實行封閉運行、專款專用;通過專項借款撬動、銀行貸款跟進,支持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大局。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盧茜